“现在船上不开发动机,冰箱空调都能用,又安静,又舒坦。”浙江船户丁水荣刚刚把船靠上码头,就迫不及待地将船上的电源插入岸边的岸电箱充电插口,再用取电卡在岸电箱的刷卡区一刷,船上就通电了。“以前船舶靠港时使用柴油发电,一台空调两个小时就要烧五六元钱的柴油,现在用岸电还不到4元钱,而且没有黑烟,没有噪音。”丁水荣说。
水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等特点,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但同时,船舶也给沿线城市带来排放污染和噪音污染,但却未受到应有的注意。
传统上,我国靠港船舶通常利用燃油发电机发电,以满足船上冷藏、空调、加热、通讯、照明等电力需求。船舶停靠码头的数量和密度大幅增加,为此需要消耗大量燃油,造成废气和颗粒物排放。船舶燃油供电受船舶自身设备质量、规模、品质等影响,燃油利用率不高、损耗严重,且船舶柴油机产生的过剩电能不能储存,消耗了大量能源,也对港口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国际海事组织研究表明,全球约15%的氮氧化物和近8%的硫氧化物排放源自船舶。船舶污染物已对我国港口城市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2016年,全国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4.55亿吨,内河港口47.46亿吨。世界货物吞吐量前10大港口有7个在我国,港口和航运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大气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
“我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和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船舶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渣油或重油,含硫量是车用油的100倍至3500倍。”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杨博表示,这种情况下,大力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实现港口船舶“零排放、低噪音”显得尤为迫切。
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将推进港口岸电建设作为电能替代的重点工作,研发形成了全系列、高低压岸电技术设备与产品体系,制定发布了14项港口岸电企业技术标准。他们累计投资1.4亿元,先后在京杭运河、东南沿海以及长江内河“两纵一横”区域推动建成600多套岸电设施,建成岸电运营服务平台。
“2018年底,京杭大运河水上公共服务区将实现绿色岸电全覆盖,并将在东部沿海、长江沿线全面推进港口岸电工程建设,形成国际领先的水路交通绿色发展样板。”国家电网专职新闻发言人王延芳说。
不过,目前我国港口岸电还处于推广初期,港口岸电改造也面临一些困难。旧码头岸电改造难度大、船方岸电改造积极性低、船舶充电尚不够便利、岸电设施利用率低、岸电商业模式不成熟、岸电标准不统一等是制约港口岸电发展的主要因素。
“如果推广船舶使用岸电,纯电动货运船可节约成本60%至70%。”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徐阿元说,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强制规定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希望国家能出台政策鼓励推动岸电建设和使用。
相关专家建议,要将政策落到实处,支持配套电网建设,促进港口岸电等电能替代项目实施;制定并发布更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和强制使用岸电的政策形成倒逼机制;强化标准引领,以标准规范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