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南边陲,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大山。因为佤族同胞居住在这里,人们习惯性把这片大山称为“佤山”。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就坐落在佤山中。
党的十九大代表、西盟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员杨娜说,在人民大会堂唱国歌时,“脑海里翻滚着过去佤山的贫困景象,对比今天的幸福生活,不禁潸然泪下”。
佤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西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江磊说,西盟几十年的变迁是一部生动的历史,而这几年,西盟在脱贫攻坚中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也是动人的一章。
“变化最大的是路”,西盟县农业局副局长余浩告诉记者。佤族人祖祖辈辈穿梭在山林中,练就一副能挑东西的肩膀、善走山路的双脚。说起路来,西盟县很多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勐梭镇班母村第十三村民小组的杨智城为了离路近一点,全家从山上搬下来;新厂镇党委书记马玉桦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主干道二级公路到镇政府所在地有28公里砂石路,她来了之后开始铺设水泥;勐卡镇班哲村党总支书记娜拉布最大的期盼是修通附近三个村的连村路。
2016年,西盟乡下的村组公路都修通了,这是佤族山乡一件大事。西盟山大,每个村都有好几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在不同山头,相互之间远近不一,最远的有二三十里。记者在采访中得到这样一组数据:
到今年7月,西盟县公路里程已经达到2443公里,比2010年增加了1181公里。在这个抽象的数字背后,还有几个百分之百值得注意:全县5个镇2个乡,油路硬化率100%,36个建制村通畅率100%,自然村公路通达率100%,乡(镇)班车通达率100%。
对于崇山峻岭中的山村来说,这些100%都是历史性变化。勐梭镇班母村党总支书记岩上说,村组道路通了,耕作就用上了机械,提高了农田耕作效率。现在,村里有微耕机、拖拉机、割草机、耙地机等各种农用小型机械。
居住条件的改变是佤山的另一个历史性变化。伐木筑屋是佤族传统。过去的住房都是竹木板挡墙、茅草铺顶。今天行走西盟乡间,记者总被山坡上星星点点的红瓦房或者蓝瓦白墙所吸引。村村寨寨展开的安居工程,让佤族山村格外美丽。班母村第十四组49户人家,从今年5月开始向移民小区搬家,已经有44户搬走了。组长龚学东说:“扶贫政策好,房子盖好了,我们不再住木屋了,现在想的是如何种好田,早日达小康。”
2015年5月,云南省委提出,“情往边疆洒、项目往边疆放、资金往边疆流,先要把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居工程、民生事项办好”。当年7月30日,西盟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正式启动,他们用一年半时间完成11333户农村危房改造和1513户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
按照当地政策,农村居民危房改造每户可以得到4万元补贴。这个标准保证最贫困的农村五保户能住进3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里。记者采访了不同类型的8个村民小组,当地修建砖瓦房成本价最高1300多元,最低1100多元。这项政策激发起佤山村寨改善住房的积极性。西盟县以“安全、适用、经济、功能完善”的理念和传统佤族民居原型元素,设计出60—100平方米80种户型图和14种效果图供农户选择。我们在不同村寨能看到不同风格的村居。
西盟县委宣传部的佤族姑娘魏琳霞在中课镇驻村五年。她说,刚下乡的时候,一个村子里才能见到一两户砖瓦房,这两年每个村子都成了砖瓦房。
安居工程整体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安居问题。所有村庄都实现了“居者有其屋”;佤族同胞直接住进了混凝土结构砖瓦房里,实现“人畜分离、厨卫入户”。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这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传唱了40多年。杨娜参加党的十九大之后,回到佤山就忙碌着将十九大报告翻译成佤族语言,给群众宣讲。她还编创了新的佤语歌曲向佤族同胞传唱:“十九大精神传到阿佤山,阿佤人民心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