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活力之源,也是转型升级之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这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正成为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引擎。要充分认识到“双创”对推动制造业提档升级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双创”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发挥其对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促进作用,加快营造有利于技术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准确把握“双创”发展新阶段新特征
当前,我国“双创”发展正在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生产领域创新创业为重点的阶段不断演进,“双创”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新特点。
一是“双创”领域更加聚焦。“双创”领域正从发展初期的电子商务、本地生活、社交、游戏、旅游等互联网消费领域向信息、生物、技术研发等生产领域聚焦。2016年以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早期投资案例数、金额数持续较快增长,技术型创业更受青睐,共享经济、信息经济、生物经济等新动能领域成为创业创新“新风口”。
二是技术要素深度融合。技术创新成为“双创”核心牵引力,在推动创业繁荣发展的同时,还有效聚合资本、人才、数据等各类创新要素,促进生产经营方式变革,提高创新效率,有力支撑制造业提档升级、创新发展。如以“大物移云智”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创新热点,不断嫁接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工业生产智能化升级,助力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催生教育、医疗、物流等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三是成果转化更为活跃。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推进,激励成果转化有了新办法,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走出“书斋”、走向市场。
四是与产业升级结合紧密。目前,“双创”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融合程度加深,推动现代技术广泛渗透实体经济,促进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方式逐步推开,并有效打破传统行业界限,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使产业链、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引领产业升级新方向。
五是“双创”生态更加完善。创业政策更加完善、创新主体不断涌现、创业要素加快聚合优化、创业环境显著改善,适宜创业创新的生态系统加快完善。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等平台载体快速发展,具有“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综合功能的新型创新创业平台蓬勃发展,有效提供多元化创业服务,支撑“双创”快速发展。
发挥“双创”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推动“双创”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发挥“双创”在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附加值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更好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
一是推动产品质量升级。发挥“双创”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特征,发扬精工细作“工匠精神”,推动更多创新创业企业聚焦发展领域、专注创新环节、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助推产品质量升级,筑牢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微观基础。
二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发挥“双创”调动众多创新资源、激发市场导向创新、拓展“互联网+创新”新模式等方面的作用,使“双创”在催生数量众多的新生市场主体的同时,不断提升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创新效率的作用,催生新技术的群体性突破。
三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挥“双创”贴近消费者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的特点,支持新创企业依托传统产业链派生出的智能化、个性化需求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大数据、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和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助推产业结构升级。
四是提升产业附加值。要深入推进“双创”,推动产业化、市场化的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创新成果与产业、创新项目与生产力等“无缝衔接”,实现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提升。
营造有利于技术创业的制度环境
聚焦制约“双创”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加快营造有利于技术创业的制度环境,推动“双创”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一是完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强化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制度。完善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分类评价,可考虑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形成绩效导向的评价体系。探索政府创业投资容错机制,鼓励政府投向回收期长的早中期生产、技术类创新领域。
二是加大对“双创”升级发展所需的新要素扶持。拓展符合“双创”升级发展与新动能发展特点的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更多依靠种子基金、天使资本、风投创投等提供多元融资支持。引导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创新创业中心和高水平科研基地,引导更多技术创新要素向“双创”集聚。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拼搏精神的企业家、具有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和从事先进制造的工程师与产业工人队伍,形成与“双创”和产业升级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梯队。
三是构建更加完善的“双创”生态。加大对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兴起的“云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基因库、基因检测中心等生物技术基础设施,智能电网、充电网络等绿色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适合产业创新的平台载体,聚焦重点领域,打造一批贯通产学研用各环节、融合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立适应新兴市场主体发展需要和产业变革要求的标准动态响应与调整机制,用高效的服务为创新创业赢得更多机遇。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