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无人零售概念引起了资本市场和零售业内的高度关注,随着无人值守便利店纷纷落地,无人零售领域越来越受资本追捧。但在无人值守便利店不断扩张的过程中,政策、运营方面的问题则困扰着无人零售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首份无人零售行业标准出炉,无人零售行业逐渐告别“野蛮生长”回归理性,并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近日,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全零售大会在重庆落下帷幕。来自零售设施设备、IT技术、商业设计等领域的近800家参展企业,超过10万种展品同时亮相。近来备受关注的“无人零售”成为本次大会的焦点。
与会期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我国无人零售领域的首个行业规范标准——《无人值守商店运营指引》,在无人值守商店的商品管理、售后服务、数据信息管理、店内安全和应急处理、选址等方面作出了规范和指导。业内人士表示,指引的出台有利于无人零售概念的加速落地,同时也意味着新一轮的行业洗牌。
资本涌入 行业升温
本届大会,多家厂商展出了最新的无人便利店体验馆,《经济日报》记者体验后发现,与有人便利店相比,无人便利店普遍具有营业面积小、购物全程自助的特点,一般会借助人脸识别或扫码技术作为店铺进入方式,用电子标签标记商品,最后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识别商品并结算。
“目前,我国便利店行业年销售额近1600亿元,门店数超过600万家,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整个行业的规模大、商业模式清晰、人才和技术储备充足、资本市场认可度高,无人便利店的发展有充分的内外部环境支撑。”北京零号元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安利英表示,目前无人便利店的场景形式主要以校园、社区、写字楼、地铁以及人流密集的公共区域为主。在规模方面,面积通常在18平方米到30平方米之间。在商品方面,一般投放的是包装类食品,以饮料、休闲食品为主。
事实上,自今年下半年阿里巴巴推出无人超市“淘咖啡”以来,国内的无人值守商店便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无论是以阿里巴巴、苏宁为代表的互联网零售企业,还是以娃哈哈、居然之家等为主的传统零售业,甚至是缤果盒子等创业公司,都纷纷切入无人零售领域。仅最近一个月,无人零售资本市场就完成数笔融资,即时便利消费平台“猩便利”获得3.8亿元A1轮融资,无人便利店fxBox函数空间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零号元素无人便利店也获得千万元级融资。据悉,目前无人零售市场的投资总额已经达到了460亿元。
对于资本追捧,安利英认为,无人零售的核心逻辑并不在于有人或无人的商业模式,而是在于其背后的零售效率和购物体验的提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彭建真认为,大数据价值和无人场景的想象空间是资本扎堆无人零售的主要原因。“与传统零售不同,无人零售收集的大数据和互联网运营方式,会挖掘出更多元化的场景和价值,未来的想象空间巨大。”彭建真说。
规范探索 落地有序
近半年来,虽然无人零售概念的热度一时无两,但在发展过程中,无人店的落地却遭遇了诸多尴尬。先是缤果盒子由于室温过高、收银系统出错等问题而停运,近日上海的“无人面馆”也因涉嫌超范围经营,被监管部门叫停……
无人零售遭遇的残酷现实,一方面与个别店铺的技术不成熟、后台管理缺陷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目前的政策监管标准模糊有关。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无人便利店在开店环节便遭遇窘境,因超范围经营、手续不全、违建等问题被整顿或关闭的案例屡见不鲜。
“在北京落地的无人便利店盒子属于违建,办不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北京函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亮告诉记者,该公司曾因商场内投放的无人便利店盒子没有营业执照,被迫在商店“搬来搬去”,最终只能撤店。据介绍,目前盒子形式的无人便利店在公共区域允许展出,但不能长期经营,因此不少无人便利店盒子过上了“打游击”的日子。
彭建真告诉记者,普通便利店的许可证申请有明确的工商部门管理,无人便利店发展最大的困难是在政策层面没有具体对接的政府主管部门,相应的资质也不知道向哪个主管部门申请。
不过,针对无人零售新兴业态,我国有关部门一直都以发展的眼光和鼓励的态度对待。9月份,商务部便委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组织部分零售企业在商务部召开了无人值守商店发展情况座谈会,随后即组织欧尚、天虹、苏宁、居然之家、易果生鲜5家已落地运营无人值守商店的零售企业组成起草小组开始了《无人值守商店运营指引》的起草工作。
“通过无人值守标准的发布,协会将帮助符合标准的企业对接相关部门,并在今后探索无人便利店‘一照多址’的落地。”彭建真表示,由于无人便利店一般都是几百、上千家地投放,因此现有便利店的申请许可方式无法满足扩充需求,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
“由于行业处于发展初期,规模、技术、形态尚未成形,因此短期内出台强制性法规的管理方法并不适用。”彭建真表示,此次《指引》出台更多的是建立备案制度,这一方面可以掌握相关企业情况,一方面可以从中筛选优秀企业。“《指引》的目的是要引导企业有序竞争,避免无人便利店一哄而上。此外,还要保护消费者,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消防等方面的规范。”彭建真说。
无人有人 并行不悖
无人零售持续升温,“无人”替代“有人”的话题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彭建真认为,无人便利店和有人便利店并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甚至不在一个维度上竞争,无人便利店本身是传统零售业态的补充、服务的延伸以及场景的扩展。
安利英也认为,无人便利店由于面积小、商品品类少等特征,在服务上与传统便利店形成错位竞争,其针对的目标用户和服务半径都不相同。“无人便利店撬动的其实是增量市场。”赵亮表示,传统便利店有对开店面积的要求,一般在50平方米以上,但无人便利店可以开到30平方米以下,很多连锁便利店不能开的场景也能开,所以是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形成了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实际上,无人零售业态抓住的是碎片化的消费场景,是不同的用户消费时间和需求,它与有人零售互为补充、并行不悖。
“零售业是有温度的,消费者的一部分柔性服务需求,如环境与沟通是服务交付体系中难以被标准化的部分,这部分在任何时代都难以被替代。即使全部用机器实现,作为消费者也希望有温情的触达和情感上的交流,所以零售少不了人的要素。”安利英表示,无人有人的模式并不是零售业的核心,当所有的噱头和热度消退,谁掌握过硬的供应链,谁能提供优质优价的商品,谁能提升购物体验,谁就能成为市场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