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扶贫开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找准产业好脱贫
本报记者 张允强 通讯员 朱美娜

走进辽宁省铁岭市开原林丰乡乐堡村,只见20多亩、一人多高的猕猴桃树林和高高挂起的“美丽乡村”牌子分列村头两旁。走进村子,整齐的院墙、平整宽敞的街路、明亮美观的路灯……秩序井然、百姓和乐,来来往往的村民都透着自信满满的精气神。

乐堡村地处山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可短短一年时间,这里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变化就来自猕猴桃。”村党支部书记宋超告诉记者。

去年,原本考上公务员准备担任林丰乡政法委书记的宋超在选举中连任乐堡村党支部书记。宋超觉得,村民这么信任他,一定要留下来和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找个好项目,帮村里打赢脱贫攻坚战。”

了解到丹东凤城自然条件同样不优越,却早早走上了致富路,宋超觉得,这其中肯定有好项目在支撑。于是,在乡党委组织下,宋超前往凤城考察。

“当看到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时,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这不就是我要找的项目吗?咱们乐堡村和凤城一样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不多。如果在村里搞猕猴桃项目,一定能行。”宋超说。

经过调研,宋超回村后立即向村两委班子提出建设猕猴桃产业园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宋超又跑到开原市财政局汇报这个项目,得到了财政部门的支持。

乐堡村两委班子立即把发展猕猴桃产业园的预算赶了出来,初步估计,整个产业园建成需要20多万元。

可村里没有钱,这第一炮怎么打响呢?为了尽快把苗种上,宋超又跑到林丰乡党委书记张化龙那儿借钱。张书记一听,立刻让乡财政借给村里5万元。

去年五一期间,产业园开工了。30多名村干部、党员、村民一起平整土地,挖坑、栽苗,新产业落地,大家都十分激动。

可开工才一个星期,大家手里又没钱了。怎么办?承包村民土地,必须要及时结清租金,到丹东购苗,也不能欠款,还有肥料等等都要花钱。眼看着小苗一天天长高,就要搭杆了。宋超只得再次硬着头皮向张化龙书记又借了3万元。“乡里也不宽裕,但看到张书记这么支持我们,心里别提多激动。剩下的钱,我只能再想办法了。”宋超说。完成产业园建设,还要有近十万元,宋超只得朝亲戚朋友张口。终于,经过多方筹措,园区建了起来。看着小苗儿一天天长高,大家心里特别高兴。

5月中旬的一天,村民们发现,他们22.6亩的产业园遭遇到病虫害。怎么办?“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站起来继续干!”宋超和村民把坏苗挖出来,重新种起。他们多方查找资料、找人请教,仔细研究猕猴桃的生长及养护办法。苍天不负有心人,不到两个月,新一茬苗已经长得很高,宋超也成为百姓眼中的猕猴桃种植小专家。

这期间,村里被纳入辽宁省集体经济试点村,一下子拿到30万元的扶持资金。村里又马上成立了开原市小坚果种植合作社,希望好好利用这笔钱把产业园继续做大做强。

终于,在当年9月,乐堡村的猕猴桃产业园初具规模。

2016年,按照省、市安排,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能拿到1390元的补贴,可村里50户贫困户却拿着他们的钱找到宋超,要把钱投到村里的扶贫产业园去。他们说:“把这钱在产业园里入个股,一来支持村里的产业,二来以后也能领分红。”

现在,产业园里猕猴桃苗已经长到了快2米高。“一想到再有两年,这苗上都会挂上满满的猕猴桃,村里630多个村民要依仗这些猕猴桃走上致富路,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宋超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