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沙子坡镇,处处绿意盎然、瓜果飘香。
从今年7月开始,产业大户吴光洲的100亩高山西瓜和200亩黄花脆梨已陆续上市。香、脆、甜的瓜果备受游客和客商青睐。吴光洲说:“客人都抢着买呢!”
吴光洲是沙子坡镇红木村村民,以前一家人经营大林湾煤厂,每年纯收入400万元。后来,因全面整顿小煤窑,吴光洲转而做起了种植和养殖。
这一行业转变,让吴光洲深刻感受到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炼焦煤产生的煤渣子漫山遍野,寸草不生,进行种植、养殖都不适宜,煤烟子还影响空气质量。”吴光洲说,这些年经历了那么多,最让他觉得日子过得安稳、踏实的,还是发展绿色产业。
从小煤厂老板变成果农,从生态破坏者变成生态守护者,吴光洲无论是身份的转变还是观念的转变,都缘于开采煤矿带给他的惨痛教训。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后,素有“印北金三角”“黔东煤炭之乡”美称的印江沙子坡镇迎来煤矿开采高峰,辖区内除了2家国有煤厂、8家乡集体煤厂外,群众自发性开采煤矿建起的小煤窑就达76个,全镇555万吨煤炭储量成了人们发家致富的“黑金”。
与红木村一样,池坝村也属于沙子坡煤矿开采中心地带。“以前池坝村的煤厂大大小小有40多家,在家90%的男劳力都从事煤矿工作,甚至其他乡镇的人都来这里挖煤。”沙子坡镇池坝村党支部书记张云祥说,自办煤窑或在煤厂打工成为当地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开采煤矿对于当地村民来说,一时找到了维持生计和摆脱贫困的出口。“可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是什么呢?由于开采粗放,环境破坏了,地表、水源破坏了,到处是煤矸石,草都不长。”张云祥说。
“煤炭开采让群众付出了巨大代价,生态环境承受不起这样的破坏,关闭煤矿势在必行。”印江乡镇企业局原安全技术股负责人杨昌茂介绍,从1989年整治小煤窑、关闭乡集体煤厂到1998年关闭国有煤厂,印江各级党委政府态度坚决、铁腕治污。
煤厂关闭了,村民的生计怎么办?印江审时度势,找准转型发展突破口,打造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
“既要鼓起群众的钱袋子,又要盖好山地的绿被子,我们选择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印江沙子坡镇党委书记樊礼说,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核桃、茶叶、生态畜牧、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就是农民致富的一块块“绿金”。
尝到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填饱肚皮的苦果后,村民也清醒地认识到,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发展茶叶、核桃、蔬菜、精品水果……一场植绿、护绿、守绿的“绿色革命”在沙子坡镇悄然兴起,绿色逐年铺满了山头、乡间。
以前靠挖煤维持生计的村民梁国丰,和其他村民一样在政策的扶持下建起了5亩茶叶基地,一家人靠着茶园“绿色银行”实现了增收致富。
以前把煤矿作为主打产业的池坝村,通过引进贵茶集团联盟企业贵州梵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了全镇近4000亩茶产业,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多元。
与此同时,沙子坡镇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和扶贫开发战略机遇,巧打生态产业扶贫、创业就业扶持、金融贷款支持等扶贫“组合拳”,引导群众发展红心柚、脆梨等精品水果1万亩、生态林2万亩、辣椒1500亩、紫薯1000亩……
如今,沙子坡镇跳出追求“黑色经济”怪圈,奋力发展“绿色经济”,逐步迈向了绿、富、美。空气清新、食品卫生、产品特色成了沙子坡镇的代名词,沙子坡镇的森林覆盖率从10年前的24.45%提高到现在的52.1%,人均纯收入从10年前的1650元提高到68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