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暨新‘巴山轮’会议·2017”上,与会专家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相关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表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有何内涵?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10月28日至29日举办的“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暨新‘巴山轮’会议·2017”上,与会专家就此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新“巴山轮”论坛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曹文炼看来,发展阶段决定发展需求,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更注重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社会领域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此是一致的,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同样体现出发展目标维度的拓展,人民群众更加追求获得感和幸福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一个方针,即“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一条主线,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大变革,即“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一个产业体系,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即“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我认为十九大报告赋予了现代化经济体系一个完整的框架和内涵。特别是第一次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写入党的文件,强调效率的提升和改善。”王一鸣说,尽管我们过去经济增长很快,但全要素生产率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我们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新时代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要跨越过去40年我们的一些结构调整思路,不应当就市场谈市场,就经济谈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不在于简单地培养市场主体。他认为,未来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以及新时代按照新的党建思想强化党的领导。
“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其核心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瑞龙认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面对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要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因为这是解决发展不充分的关键条件。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必须要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权力边界,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优化产业政策,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星认为,当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的成效还很有限,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可以通过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学习引进国外成熟技术,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等方式,走出创新之路。
“无论是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还是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角度,都提出了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问题。”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认为,全球价值链是我们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产业依靠创新驱动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新时代的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多的应该是价值链“走出去”。中国企业不应再固守过去那种以比较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格局,而是要谋求在一些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附加价值和竞争优势,建立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
财政部原部长、新“巴山轮”论坛主席项怀诚: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我们必须意识到,社会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变化,未来中国如何发展,政府怎样作为,都是新的课题和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有对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高度自信,我国的发展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我们党根据新时代特征作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总体判断,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在总体向好的形势下,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非常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从国内来看,中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面临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换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等巨大挑战。我国还面临着经济发展增速换挡、传统增长优势减弱、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代价凸显,社会矛盾复杂多发等诸多问题。从外部世界来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政治格局变化明显,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许多全球性或区域性新情况、新问题,都可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最典型的是,随着全球要素优势变化和各国产业战略布局调整,中国的产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将面临高端挤压和低端挤占的双重压力。
(本报记者 熊 丽整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
高质量发展有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一方面表明,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追求速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打开了空间。
从需求结构来看,当前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如果扣除投资价格因素,实际增长比GDP增速还要低。这说明,我国对投资的依赖度明显下降,消费已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动力。这一重大变化对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基础性作用。
从居民消费结构来看,随着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必然转向追求更高的质量和更高的品质。这一升级会倒逼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阶段。这也是推动经济转向的强劲力量。
我国创新进入活跃期,为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当前,我国的独角兽企业在全球占有不小的比重,很多新兴的消费模式、产业模式迅速崛起,新经济的扩张为提升产品服务和质量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企业角度来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企业逐步适应了经济增速的下降,并通过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推动兼并重组来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盈利能力。这也从微观上为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此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使我国企业对标国际,要在国际市场与一流企业同台竞技。这也会倒逼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是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本报记者 孟 飞整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伟:
改革进入关键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同时,我国的对外开放面临“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大任务,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新的挑战。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同时还存在供需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够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因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如何更好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今日的中国处于经济改革关键期,面临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以及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红线等重大问题,需要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一道努力,为打造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献计献策。
(本报记者 熊 丽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
坚守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作出的部署,因此,要坚守新发展理念不放松。
第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解决的应该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而非以往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第三,我国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常态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重大结构失衡导致的循环不畅,而不是总量问题和周期性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应把着力点放在结构上,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结构调整。
第四,新发展理念应以质量和效益为主线,而非速度和规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从更高层面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这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形成了一套新的政策框架。新政策框架要以改革的方式推动结构性调整,而不单纯是通过政策安排,或者说不能满足于在政策层面上推动结构性调整。
第六,我们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条件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目标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本报记者 孟 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