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扶贫开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
——湖北省英山县石头咀镇抓党建促脱贫纪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

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采访乡镇党建促脱贫,却找不到镇党委书记张春梅——她下村去了。原来,黄冈市严禁“挂名”“走读”式帮扶,要求干部驻村必须严守“5天4夜”工作纪律。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乡镇不抓村、干部不在村,谈什么精准?全镇4万双眼睛盯着我们,脱贫致富指望着我们。我是镇党委书记,要带好头。”张春梅说。

石头咀镇实行全员挂点驻村,张春梅和班子成员每人负责联系一个贫困村,领办了全镇60%以上的扶贫项目。39名镇干部每星期在镇工作5天、住4晚,下村不少于3次。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等重大项目时,则要求24小时驻村。

有一次,镇纪委副书记汪焱怀进村探访贫困户时,山洪暴发,道路被毁,通信中断。他连续4天在村里指挥抢险,都顾不上回家报平安。

在石头咀镇,像张春梅、汪焱怀这样一心扑在村里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去年6月30日,石头咀镇突发特大洪灾。全体党员干部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了万人大转移,并无一人伤亡。

仅镇党组织强远远不够,村党支部也必须强。石头咀镇持续加强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一个支部一个支部地抓。

经过逐村摸排分析,石头咀镇党委发现,这些村其实都有“能人”,比如在外地经商的、在县城开公司的,还有退休回村居住的老干部、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如何请“能人”担任村支书呢?石头咀镇党委通过发函邀请、登门拜访、亲友团做工作等办法,将一大批“能人”请回家乡。

以前,周家畈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自从将做药材生意的华林请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周家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林提出,把生态旅游、桑果、中药材作为周家畈的支柱产业。项目启动需要钱,没钱怎么办?华林一咬牙,将多年经商积蓄拿出来先垫上。如今,周家畈570亩桑果,每年初夏仅观光采摘一项,贫困户每亩地就能增收4000元。

像华林这样的“能人”,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如今在石头咀镇比比皆是:陶冲村党支部书记方亚,曾是一家药材公司老板;叶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平,是“85后”商界新秀;郑坊村党支部书记周福星,原是房地产公司高管。石头咀镇党委还从在外“能人”中选聘了223位村党支部名誉书记和发展顾问,定期组织“我爱家乡”恳谈会,请他们为家乡脱贫出谋划策。

石头咀镇党委深知,深度贫困村大多贫在产业,只有产业作支撑、集体经济作保障,才不会返贫。为此,最近几年,石头咀镇集中开发美丽乡村示范带、民俗文化旅游带,主攻茶叶、药材、旅游、电商四大支柱产业,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组建44家村级自强互助脱贫合作社,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村集体“钱袋子”涨起来。周家畈村引进企业建成桑叶公园,每年举办桑葚采摘节,结合后花园漂流项目,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3万元的收入。叶山村利用山水资源,引进金澳集团开发旅游项目。冯畈村党支部书记沈正宝牵头成立合作社,种植葡萄150亩、无花果50亩,仅无花果年亩均收益就有望超过3万元。

石头咀镇将村党支部“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开到贫困群众家里,搬到脱贫攻坚项目一线,推动全镇1544名党员在勤劳致富中走在前、当先锋、作表率。为支持党员带头创业,镇党委依托上级政策、项目、资金的支持,建立了12个党员“双带示范基地”,优选出68个党员“双带示范户”,带动了126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