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废旧矿坑长出“摇钱树”
本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侯义凤

经过弯弯曲曲的乡间路,记者来到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东石格庄村,看着一片片正在收获的露天葡萄、果实累累的矮化苹果树,还有远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桃树林、梨树林……谁会相信,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旧的石墨矿坑,脚下沙石遍地,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

“过去这里是废旧矿坑,土层薄,没办法种植作物。近年来通过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逐步恢复土地,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如今,这里已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站在高低起伏的绿色田野中,村党支部书记吕洪海对记者说。据他介绍,东石格庄村成立了青岛洪海土地流转合作社,从2012年开始,通过以160亩复垦矿坑为中心进行土地流转,村民以每亩510元的价格将自家土地交付到村集体手中,如今已达到530余亩。去年他们开发了300余亩地,栽种了120余亩矮化苹果、80余亩桃和80余亩的葡萄。

村民的收益除了每亩地的补贴之外,通过在园区给果树施肥、浇水打零工,每天可获得70元的报酬,月收入可达2000元。除此之外,村庄还对园区收益进行3∶3∶4的划分:园区的收入30%分给土地流转户,30%给村民分红,剩下的40%用于园区今后的发展。

村民们在村支部的带领下看到了奔小康的希望,干劲儿十足。“农忙的时候,我们园区里约200人在地里干活,都是自己主动来的。栽苹果树的时候,村里80岁的老人也过来一起干。”吕洪海说。

在废旧矿坑上种果树,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土壤以红土和灰沙土为主,酸度大、肥力弱;二是距离水源地较远,灌溉困难。这样一来,科学施肥、精细管理就成为果树成活的关键。什么时候该施肥、灌溉、除虫、除草、防病等,都离不开耐心、细心的管理。通过使用测土配方肥料,合理施肥,这里的80亩葡萄不仅挂果而且长势喜人,今年就能见到收益。据介绍,以前,东石格庄村只有40%至50%的土地能够得到灌溉,如今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仅在园区内修好进出园区的田间路,还挖了排涝沟渠,安装微型灌溉水管,使得500多亩土地都能得到灌溉。

“今年,葡萄亩产能达到4000到5000斤,预计收入能有40到50万元。明年,等苹果、桃子、梨见效益的时候,预计收益能达到100万元。那时,村集体收益提高了,村民也能见到分红收益了。这片废矿坑里长出的,将是一棵棵‘摇钱树’啊。”吕洪海憧憬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