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土肥站技术人员曲明山:
当好作物的“营养师”
曲明山在为农户讲解草莓种植技巧。 本报记者 常 理摄
服务基层,创新为民
科技进步背后都有很多付出

俗话说:“长嘴的要吃,长根的要肥。”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而我就是一位作物的“营养师”。

2004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北京市土肥站工作,成为了土壤肥料战线上的一名技术员。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我了解到,我国单位面积施肥量已达到世界平均量的1.6倍,但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每年浪费的肥料折合人民币高达1000亿元。要想让肥料发挥最大的功效,就必须对症下药,而测土配方技术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手段。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农业部先后出台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对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配套了政策。

测土配方技术恰恰符合国家对农业发展的要求。2006年,我和同事开始着手推进北京市农业用地的测土配方工作,每天白天下乡取样,晚上到实验室检验,测算土壤中氮、磷、钾、重金属等元素的含量,并判断出该块土壤的健康状况。

几年来,土肥站共采集检测土壤样品5.96万个,建立了耕地土壤肥力评价体系,并探索了多种技术推广模式。2011年至2016年,北京市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379.8万亩,总节肥(纯养分)5.51万吨,农作物总增产10.11亿公斤,总增收节支22.91亿元。看到这些数字,我深深地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 (本报记者 常 理整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