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民村今年上半年旅游收入达到了50万元!记者近日来到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茶院乡许民村,深切感受到当地老百姓对旅游致富的喜悦之情。
许民村拥有3000亩梯田,全村的石屋绝大多数由黑色玄武岩堆垒而成,形成了宁波市现有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古村。以前,许民村空有资源,捧着金碗过穷日子。近年来,该村通过整合自然景观、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优势,开发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预计全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1.2万元。
许民村是宁海县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该县按照“把资源变为资产,把资产转为资本”的思路,因村制宜、分类施策,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截至2016年底,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76个,预计到2017年底,全县将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下村庄。
胡陈“运动健康小镇”、深甽“温泉风情小镇”、梅林“雁山享寿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脱颖而出,“看沧海桑田、观海上日出”的王干山村、“漫步生态沟、嬉水三麓潭”的双林村等一批精品村庄名声渐响……利用特色村镇优势,宁海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并利用500公里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把全县景区景点、特色村庄、农业园区、民居民宿等串珠成链。
“我们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采取村庄集中整理、统一打包形式开展土地流转,全县共流转土地25.24万亩,流转率达到74.52%。”宁海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海充分挖掘和利用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功能,大力发展农业科普实践、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等新型业态,延长产业链,在农业经营主体效益提升的同时,使村集体土地价格和入股分红同步增长。如地处沿海的一市镇缆头村统一流转农户低产地和滩涂、荒地,开展养殖塘标准化改造项目,依靠虾塘转包,村集体可支配资金从零增加到如今每年50万元。胡陈乡中堡溪村搭建农产品交易平台,建设了占地8亩的水蜜桃交易市场,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
宁海县还鼓励一些城中村、近郊村、中心村等地理位置比较好的村,通过建造综合市场、酒店宾馆、商品房等设施,发展物业经济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其中,黄坛镇兴坛村通过改造旧菜市场,每年可获得50万元的稳定收入。桃源街道下桥村高标准打造了绿色综合性市场,每年可获得收入500万元。
今年5月份,宁海县出台专项政策,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着重扶持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287个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集体经济薄弱村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贫乏,发展制约因素多。”宁海县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的扶持政策总体力度偏小,有些村在项目初始阶段增收明显,时间一长,又出现返“贫”现象。
为此,宁海县首先整合各类村级事务人员,建立村级日常运转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对户籍人口1000人以下建制村每年每村补助10万元,1000到1500人建制村每年每村补助15万元,1500人以上建制村每年每村补助20万元。同时,宁海加大“造血”扶持力度,设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优质奖、进步奖,对合法合规、每年获得稳定收益并经财务专项审计的优质奖项目所在村,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对进步奖项目所在村,最高给予20万元的奖励。县里还每年安排20亩土地指标,用于集体经济发展物业增收项目。
多腿走路,八方生财。预计到2020年,宁海县所有建制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0万元以上,50%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基本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