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际市场对标普逆势评级反应平淡——
各大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本报记者 朱 旌 蒋华栋

对于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海外市场反应非常平淡。很多市场分析人士并不在意这一调整,认为评级下调只不过是中国经济悲观论老生常谈的“旧把戏”,既没新意也没影响力。国际市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的实力不容置疑,债务问题对中国经济不构成威胁,各大金融机构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美国华尔街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标普此刻推出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其用意值得深思。首先,熟悉中国经济的人都能看到,中国经济今年以来表现亮眼,人民币连续升值。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6.9%。与此同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37.5%;年化ROE(净资产收益率)提升至8.9%,为近11个季度最高水平。标普此刻推出的逆势评级,不是判断滞后,就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缺乏动态和发展的看法。

其次,关于债务和去杠杆。中国早在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7月份以来更明确了要“推动经济去杠杆”“把国有企业降低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中国总体杠杆率截至2016年末为257%,同比增幅连续3个季度下降。中国企业负债也改变了上升的趋势,到2016年末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66.3%,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或持平。因此,今年以来,不少国际机构纷纷上调2017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第三,在中国经济形势向好态势下,用债务症结来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正好反映了一些机构看空中国经济的某种习惯性,但这对以人民币为主的国内在岸市场影响有限。此外,面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向好态势,海外市场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将不断增强,市场并不会跟着评级机构的判断走。

对于标普的评级调整,欧洲市场分析人士的第一反应要么是“谁会在意这一调整”,要么是“标普除了2011年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再也没有新的‘噱头’”。

对于中国国内债务风险的控制,国际投资者有着不同于标普的观点。高盛集团此前发表报告表示,随着上半年中国经济去杠杆进程持续推进,国内总体债务增速进一步放缓;同时,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经济企稳改善了企业营收状况,中国企业今年债务违约较2016年大幅下降。

瑞银集团发表观点认为,“标普的调整并不代表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看法,相关评级调整远远滞后于中国国内环境的变化和发展”。瑞银集团此前也发布报告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长压力降低的时间窗口内,中国政府未来将持续推进金融领域去风险和去杠杆进程。

作为评级机构,标普和其他两家公司的所谓中国风险警告并没有引起投资者的关注。皇家苏格兰银行集团旗下投资银行此前发表报告认为,2016年以来对于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已经开始消退,即使中国国内存在债务问题,其2016年对华投资仍然是表现最佳的投资之一。中国政府未来还将继续解决国内债务高企问题,当前仍然看好中国市场前景,未来不会缩减对中国的投资规模。

瑞银集团跟踪全球流入股市资金报告显示,虽然今年上半年评级机构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但前8个月流入中国市场的海外资金规模位居全球前列。未来中国上市企业收益情况的持续改善还将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流入中国市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