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9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示范引领 标准带动 重点扶持
新疆:从“质量兴新”迈向“质量强区”
本报记者 郭静原

今年2月份,新疆出台《关于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的决定》,为今后质量工作规划谋定新的方向。新疆坚持在质量上作文章,不断夯实“大质量”建设格局。

以示范促进标准化普及

“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我家的蘑菇自2016年开始按照出口标准种植,全程不用农药,如今一个棚的蘑菇年产值能有10万元,是我当初种蔬菜收入的3倍多。”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的马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已有2个蔬菜大棚的马奎正计划新建大棚扩大种植面积。

特克斯县位于新疆西北部伊犁河谷乌孙山脚下。2015年,在新疆检验检疫局、农业局等部门的大力帮扶下,该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并坚持以标准化、品牌化带动区域农产品发展以质取胜,其果蔬产品的出口率占全县总产量的46%。

伊犁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孙军介绍,全县开始建设示范区以来,检验检疫部门联同质监局完善农业生产标准,制定西红柿、辣椒、苹果等8大类标准,农业操作规程27个,生产技术标准38个;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种植、收贮、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物流配送等环节全面普及农业综合标准化。

“从种植到加工,公司全部按照标准生产,确保源头安全。”伊犁鑫泽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军介绍,公司在特克斯县和昭苏县流转了5000亩土地专门种植胡萝卜和洋葱,主要生产脱水蔬菜,平均一亩地收益达8000元,80%的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为了解决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克斯还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工程为契机,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它能及时采集农产品产地环境、施肥用药、检验检测等关键信息,对农产品实行标识管理,逐步健全完善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特克斯县农业局局长王文琪说。

经过两年多建设,示范区产品合格率从98%增长到99.81%。以特克斯设施农业为例,示范区创建后,每座温室收入由常规管理下的4万元左右提高到5万元;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0%以上,节约成本500元,节本增效10%以上,3450座温室共增加收入1400万元,每年生产出符合出口标准的蔬菜5.6万吨。

以标准带动支柱产业升级

1毫米,一个肉眼几乎很难识别出的长度,却会影响棉花的采收方式和加工流程,给每吨棉花带来近200元的价格差异。就是这1毫米,不仅受到棉花种植户、加工企业的格外关注,也是棉纺企业衡量棉花纤维质量的关键指标。

棉花是新疆地区的支柱产业。“过去,棉花种植品种多达40多种,种什么完全凭经验说了算。”昌吉市佃坝镇棉农闫益生告诉记者,“现在哪些品种的棉花质量更好,通过公证检验数据都能清楚查询,并得到广泛推广。”

闫益生说的“公证检验数据”来源于对棉花完成颜色级、轧工质量、长度等品质的全面质量检验。“以前我们对棉花按比例抽检,靠的就是‘眼看手扯’,简单粗略的方法无法确保客户对棉花品质的要求。”新疆纤检局副局长邓鑫介绍,2004年新疆试点棉花公检实验室建设,2009年实验室公检在全疆广泛推开,目前已建成19个。

逐包受检使得每一包棉花的质量指标都能做到一目了然。“这些来自于国家实验室的第三方数据,公平公正透明,买卖双方都非常认可。”邓鑫说。

长度是评判棉花的重要质量指标,在公检数据面前,还能倒逼纺织企业自行优化加工流程,确保棉花质量。“多亏有了公证检验数据,让我们及时调整加工流程,更新配棉手段,避免了盲目加工,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加工环节对纤维长度、短纤维率等指标的损伤,从而最大程度提升了棉花的加工质量。”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少明说。

以“强企工程”促质量上台阶

7月28日,新疆质监局宣布启动“百千万质量强企工程”,新疆质监局副局长李广平介绍,实施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全疆制造业企业中选择质量管理基础好的100家大中型企业,培育打造百家质量标杆;推动具有一定质量管理基础的1000家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再上台阶;力争为10000家小微企业各培训一名质量明白人。

“通过实施‘质量兴新’战略,质量水平虽大幅提升,但与发达省区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李广平说,“以制造业为例,中小企业占全区企业总量近95%,中小企业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全区的整体质量水平,提供质量管理服务迫在眉睫。”目前,新疆质监局已确定重点帮扶1000家企业,培养一批企业标杆、管理明白人、技术骨干。

“‘百千万质量强企工程’就是践行‘质量强区’战略的重要一步,要把企业在质量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实现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为主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为主的转变。”李广平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