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微山湖的湖水是清凌凌的,直接用手捧起来就能喝,清醇甘甜。成群的鱼儿不时掠出水面,真是“两岸芦花似围墙,一网鱼虾一网粮”。
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微山湖周边的造纸、化工、印染等各种小作坊企业围湖而建,废水、污水直接流入大湖,一湖清水染成“一缸酱油”。
为了换回一泓清水,近年来微山县采取“治、用、保”新策略治理污染。治,就是建立在线联网监控平台,实时监控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用,就是建设企业和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减少废水排放;保,就是在主要纳污河流入湖口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使水质达到入湖标准。2012年开始,微山湖内5个国控点位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基本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水平。
如今,微山湖荷叶田田,碧水连天,各种鸟类或群起疾飞,或静立水中,或争抢鱼虾的场景令我兴奋而着迷。现在常年有200多种鸟类在微山湖筑巢繁衍,数量达15万余只,绝迹多年的水雉、白枕鹤等珍稀鸟类重现。我最得意的作品是拍到了“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这种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的“小精灵”生性活泼,对水质要求苛刻。听林业局的专家讲,栖息的鸟类是环境好坏的最好检验,震旦鸦雀出现在微山湖,就足以说明这里的水质状况了。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陈 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