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干部应当学一学企业家创业精神
陈发明

近日,一个省份的省委负责人在说起该省的干部作风时说,党员干部“应当有企业家的创业和进取精神,也要有他们那样的成本和效率意识”。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些干部日常工作作风中的弊病:慢作为、不作为。

针对干部中个别人存在的虚浮与懒政作风,企业家的务实精神与效率意识确实是一剂良药。在平日,有的地方谋事创业往往流于形式,看重数字,空喊口号,只图热闹不求实效。比如,有些地方会举办一些节会或论坛,没少花钱,但会后有多少项目落地、活动给地方发展带来多少实际效益却不大关心。钱花了不少,事没办成几件。

再如,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资时对企业许诺“真金白银”,大开各种“绿色通道”,等到项目签约、付诸实施时,却拖沓不办、推诿扯皮,“真金白银”就成了“镜花水月”,“绿色通道”也成了“灰色规则”。这不仅给企业投资热情泼了冷水,还损害了地方的发展信誉。

个别地方在向国家申报重点项目、发展平台时,全民动员,获批后要么束之高阁,不抓落实推进,要么用文件落实文件,用批示落实批示。就像这位省委负责人所指出的那样,“有些事情非要下清单、定时限了,才会有动作,不然几天、几个月无人问津,甚至‘石沉大海’”。这就是懒政怠政,为官不为。

试想一下,如果企业如此作为,哪里还有什么百年老店,恐怕三两个月就得关门破产。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本是党员干部的“传家宝”,是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只不过个别干部为官不为,滥竽充数。更令人痛心的是,有的人还抱着“大不了辞职不干”的心态。殊不知,干部不作为影响的不仅是个人头顶上的“乌纱”,伤害更大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