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9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腕治污赢得蓝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陈发明 通讯员 吕晟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市积极创新举措,取得治理成效重大突破,稳定退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行列,探索走出了北方地区、重化工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路子,为治理大气污染贡献了“兰州方案”“兰州智慧”

2003年,国家开始公布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指数,数据显示,之后的10年间兰州市均位于全国后10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市以工业、燃煤及面源、尾气以及二次扬尘污染治理为重点,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整体战、攻坚战。经过近年来的真抓实干,兰州市展现了空气质量改善的“兰州速度”,“兰州蓝”成为兰州最亮丽的新名片。

市民归属感增强

“以前我最害怕过冬了。”家住兰州市城关区通渭路的蒋先生对记者说,因为空气不好,一个冬天下来,不是父母生病就是小孩咳嗽。一位初中教师王老师回忆说,之前每逢供暖期,教室里的咳嗽声此起彼伏。

如今兰州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百姓的健康得到了保障。据卫生疾控部门统计,2013年至2014年冬季采暖期,兰州市城乡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病例和就医费用同比下降27.33%和47.4%;2015年至2016年冬季供暖期,同比又下降7.52%和17.89%。

空气质量的改善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许多人由过去一到冬季出去“躲污染”,到现在邀请朋友来游兰州,共享清新空气和美丽蓝天。

“以环境质量改善带动区域增长,是‘兰州模式’的重要启示之一。”兰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兰州市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社会经济综合效应显著。

2015年12月,兰州市作为全国唯一的非低碳试点城市应邀参加巴黎世界气候大会,并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这一奖项主要肯定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探索,对国内外同类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治污走向精细化

行走在兰州街头,人们偶尔会看见电线杆上安装的空气微型监测器。从外观上看,大小和监控摄像头差不多,只是它的背后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还有一根用来传输数据的小天线。

这是兰州市目前正在调试的空气微型监测站,它能及时掌握和判断污染起源、迁移路径,有针对性开展溯源分析和指挥调度,同时将监测数据用于基层考核,倒逼乡镇街道加强网格监管。

微型监测器只是目前兰州市众多“机防”中的一种。在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兰州市不断改进、创新监管手段,从“人防”逐渐向“机防”转变。如对重点工地安装扬尘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扬尘数据;加强无人机航拍巡查取证,为监管和考核提供依据。加强预警应急响应,针对沙尘、臭氧污染及静稳天气,制定、实施专门的应急方案。在环保部指导下,兰州市还探索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开展了插卡排污、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试点工作,在全国首家开展了国家环境审计试点工作。

锲而不舍为蓝天

“兰州当前出现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静稳天气和外来沙尘的影响。”兰州市环保局大气处副处长杨继宏分析说。外部因素无法控制,但不代表要对突如其来的污染妥协。

例如,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18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兰州市连续19天为污染天气。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当即要求,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坚决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给广大市民争取更多的蓝天。

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果断采取措施,从11月20日零时起,兰州市启动市区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同时兰州市政府向市民发布致歉信,决定治污期间市民免费乘坐96条公交线路。

数据显示,2016年兰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新标达标天数为243天,优良率达到72.8%。PM10年均浓度114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25.5%;PM2.5年均浓度50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25.4%。

今年,兰州市进一步细化了控制指标体系,确定了117项治理管控措施,基本形成了涵盖各方面、各领域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体系和长效治污机制。“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作为,使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李荣灿表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