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合作机制之所以历经风雨仍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扩大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引领功不可没。一是“同舟共济”思维;二是“欢迎搭车”思维;三是“提供新公共产品”思维。这三大思维核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彰显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日前在厦门成功举行。此次会晤发表了涵盖71项成果的《厦门宣言》,绘就第二个“金色十年”愿景,开启全方位深化合作的新阶段。金砖五国虽然发展阶段类似、发展诉求相近,但经济体量、结构的差异较大,各自国情很不相同,“拢到一起”不是一件易事。金砖合作机制之所以历经风雨仍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扩大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引领功不可没。
一是“同舟共济”思维。
中国领导人在众多场合反复强调,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为各国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环境,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这一系列主张体现了当前全球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也已成为金砖合作的基本理念。
“同舟共济”思维犹如一块压舱石,为全球合作注入正能量。自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思潮不时升温,英国脱离欧盟的相关谈判已经开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被搁置。这都说明,旧的全球化贸易机制、金融机制亟待改革,那种一家独大、缺乏包容的全球化模式走到了尽头。
反观金砖五国合作,不仅超越了国情体制之别、经济体量和结构差异,而且建立起了更加包容的新机制,树立了同舟共济的新范式。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厦门会晤中所阐释的,“金砖国家不搞一言堂,凡事大家商量着办”。此次厦门会晤《宣言》呼吁二十国集团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意在向更大范围传播“同舟共济”思维,促进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是“欢迎搭车”思维。
早在2014年8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蒙古国时就表示,“中国愿意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他在2015年11月7日访问新加坡时、在2017年1月17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两度表示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欢迎搭车”不仅是一种合作的态度,更是一种历史的担当。
无论是当前还是可预见的本世纪中叶,中国都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引领力量,中国参与的金砖合作机制也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中国主动表示“欢迎各国搭车”,可以化解疑虑,增进互信,也将打开多边合作新的空间。
此次厦门会晤期间,五国领导人一致表示,要扩大金砖合作的辐射和受益范围,推动“金砖+”合作模式,打造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这说明,金砖机制不仅谋求五国自身的发展,而且积极对接其他经济体,促进共同发展。
三是“提供新公共产品”思维。
为各国互惠合作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是金砖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近5年来,由中国推动建立和参与建立的国际合作平台,都相继推出了相关新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建设机制不仅推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公共产品,这一机制本身也是一个承载着全球新型治理模式和贸易合作模式的公共产品。在金砖机制下,“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金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作出了有益探索。
这三个思维,核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彰显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中国推动搭建的新平台,无一不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都是立足于补足全球或地区治理的短板,为全球和地区人民谋福祉。
这种责任意识应当成为全球合作的旗帜,成为化解矛盾、扩大共赢的稳定器和加速器。我们相信并期待,金砖机制所倡导的经济合作和全球治理新思维将进一步传播和落地,打造更多符合全球包容平衡发展要求的公共平台,造福各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