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9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要用好“三个抓手”
郑光辉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强调,我们应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合力打造新的全球价值链,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使之惠及各国人民。这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把握改革发展新要求,以积极有为的行动,培育新优势、构建新体制、打造新格局,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从而真正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开放才能进步,唯有包容才能让进步持久。这既是顺应世界经济大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我国对世界的影响、世界对我国的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唯有顺势而为,坚持开放发展,把对外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新常态伴随着新问题和新矛盾,无论是防范经济危机还是应对金融风险,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释放市场活力,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先进要素,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历史上看,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一个重要法宝。30多年来,我国从建立经济特区,到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再到加入世贸组织,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这些年来,面对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新形势新局面,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积极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既不断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又针对我国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开放型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些都对开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唯有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加快推动开放创新,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要用好“三个抓手”,在培育新优势、构建新体制、打造新格局上下功夫。

抓手一: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一是构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要牢固树立实业立国的理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机制,同时还要探索多种多样的有利于促进研发及其产业化的新机制,如新技术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板市场、技术交易市场、产品技术联盟、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二是调整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扩大开放引进新技术、新业态,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速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力。比如,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竞争力,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巩固国际市场份额;抓住全球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以对外承包工程为先导,以金融、保险服务为支撑,大力推动装备制造出口,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高度重视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服务业能级和水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等。

抓手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立开放型经济,关键是要完善“引进来”“走出去”的良好环境,形成有利于合作共赢的新体制。需要看到的是,当前,我国对外开放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就在于,要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牢牢抓住体制改革这个核心,坚持内外统筹、破立结合,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比如,要建立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围绕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优化海关监管措施、完善检验检疫监管、规范进出口税收等方面形成新体制,为其出口提供便利条件,大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促进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公平竞争;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既简化程序、减少限制,让企业放开手脚闯世界,又积极引导、提供服务,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政策咨询和产业指引,引导企业“走出去”。

抓手三: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意味着开放的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对于内陆沿边地区而言,既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更要夯实对外开放的产业基础,加快内陆沿边开放。内陆沿边地区要提高吸纳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能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加工制造、贸易物流等产业,尽快形成一批外向型产业集群。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则要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在这一过程中,要倡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以我为主的国际产业链,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