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9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维护团结和谐 建设美丽家园
——写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之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斌

9月13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来贺电,向全州各族干部群众、驻州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干警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拥有40余万人口的迪庆,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6%。建州60年来,当地高举发展稳定的大旗,维护好藏区和谐,守护好美丽家园,呵护好民族一家亲的情感。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幸福村巴拉社村民、现任云南文产香格里拉市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斯那定珠说:“无论是迪庆州的发展还是我个人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

13岁那年,斯那定珠走出大山。35岁时,他带着辛苦挣来的数千万元回到家乡,承诺为全村人修一条路,还要开发巴拉格宗大峡谷,建设世界级景区。为此,他变卖房产,负债上亿元,历时8年,终于在半山腰、沟壑间凿出一条“天路”,建起4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乡亲们到县城原先需要四五天时间,现在缩短为1个多小时车程,巴拉社由贫困山村变成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富裕村”。中共迪庆州委宣传部部长刘荣对记者说,“巴拉社的变化,是整个迪庆藏族自治州60年发展的生动缩影”。

60年来,迪庆历届州委、州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视为迪庆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先决条件。为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扎实推进藏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迪庆州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新途径,开展了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千名干部进村入户促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活动;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条例;在全国率先举办了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节,并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月、民族团结进步日……

2013年,迪庆按照“以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落实规划为平台,以示范点创建为抓手,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的思路,实施了云南省“十县百乡千村万户”迪庆“31211”工程3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该工程,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团结和谐等快速推进,涌现出了一批民族特色示范村镇。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金沙江边的迪庆州经济开发区采访。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区内的骨干企业。总经理舒世平告诉我们:“公司生产多款具有藏区高原特色口味的青稞酒和葡萄酒,在迪庆州有1.3万多亩葡萄园,葡萄种植覆盖2800多户藏族同胞,能够带动他们尽快脱贫。”

中共迪庆州委书记顾琨说:“6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各项民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57年的1272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180.6亿元,同比增速位列全省16个州市第3位。去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6.3∶35.5∶58.2;城镇化率达32.9%;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高到29439元和7088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6%;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残疾人、统计、信访、人防、外事、新闻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迪庆藏族自治州州长齐建新向记者介绍了自治州的发展目标:“路通藏、业富民、河变湖、树进城、暖入户”。在“路通藏”工程的推动下,迪庆交通将四通八达,香格里拉与外面的世界将更近。在“业富民”工程的推动下,全州贫困人口将脱下贫困的帽子,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走上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在“河变湖”“树进城”工程的推动下,全州城乡人居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宜居、宜游、宜业的大美香格里拉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暖入户”工程的推动下,迪庆各族人民将告别“以柴火取暖”的历史,党的温暖进入千家万户,迪庆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