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我作为一名来自边疆采油一线的党员,既兴奋又期待。最近5年来,党和国家以及中国石油给予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石油集团特等劳模”等一系列荣誉,邀请我到全国各地作了149场宣讲。
我出生在新疆和田一个偏僻的村庄,15岁时考入克拉玛依技工学校,成为和田县第一个走出农村、走进石油企业的幸运儿。在这之前,坐毛驴车去几公里外的镇上赶趟巴扎对我来说都是一次了不起的远行,但这次,我却来到了2500公里外的克拉玛依。
可以说,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企业的培养。我自学了11年时间,获得了两个大专文凭和一个本科文凭,30岁时成为新疆油田的技能专家,31岁成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33岁成为中国石油唯一一名维吾尔族技能专家。
我们班23名员工中一多半是少数民族,作业区希望我能承担一些技能培训工作。开始,我只辅导本单位的员工,没想到,其他作业区的人听说后也都来参加。本来,培训只是针对少数民族员工的,后来很多汉族员工也来了。讲课时,我先用汉语讲,遇到复杂的内容,再用维语给少数民族员工解释。我根据这些年学习和工作的积累,梳理出采油岗位可能出现的100多项问题和导致问题的600多种原因,还挤时间编写了50多万字的双语对译培训教材。
我心里始终有个信念,“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深知,没有党的培养,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我要加倍努力工作,为油田、家乡、国家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报记者 齐 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