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辽阔、居住分散是鄂尔多斯市人口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205万人。公共文化服务任务重,难度大。2014年9月,鄂尔多斯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他们将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与精准扶贫和惠民工程结合起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辽阔草原到处都能感受到文化之光。近日,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开展调查。
建好活动场所,让文化在城乡“落地”
歌舞从来就是草原儿女最擅长的。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但到哪里去唱歌跳舞,是一个现实需求。建好文化活动场所,才能让人们有一个进行文化活动的“好去处”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有一个向阳社区。54岁的杨凤每天早早来到社区居委会办公室旁边的文化活动室。她打开活动室大门,还不等收拾完,她的那些姐妹们就来了。早上七点半,记者来到活动室的时候,她们已经跳了两轮舞,正在“中场休息”。
2014年杨凤带头注册成立了农家乐艺术团,现在已经吸收了50多名“团员”,年龄最小的32岁,最大的72岁。70岁的贺金凤和儿媳妇都在这个艺术团里。她说:“一起跳舞唱歌,我们的婆媳关系可好了!”
向阳社区是2008年由附近几个村子搬迁来之后组成的。2009年,杨凤组织新的街坊邻居结队扭秧歌,2013年又开始学习跳舞,2014年注册成立了农家乐艺术团。社区居民来自不同村庄,但相处融洽。艺术团每天早晨6点就开始训练,通常要到8点才结束,如果是农闲时节,她们跳舞唱歌的时间还要长一些。
“以前最担心的是找不到练习唱歌跳舞的场地。”杨凤说,这个问题最近两三年已经解决了。鄂尔多斯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紧盯活动场所建设。2014年以来,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超过1000个。这些文化活动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常年开展全民阅读、文艺表演、展览展示等文化活动。
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中有一个说法是:标准化建设。他们确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包括保障标准、服务标准和评价标准3大类16个项目、60个具体标准。人均公共文化设施数量、服务半径、数字化设备设施等方面均高于中西部平均水平,达到我国东部地区水平。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资金均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构建起以市、旗两级为骨干,苏木(街道)、社区和嘎查为基础,农牧民家庭文化户和民间文化组织为延伸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这个网络既是一个文化管理和活动组织网络,也是一个以场地为支撑的文化场地网络。他们完善了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十个一”标准和嘎查文化室“四个一”标准。“十个一”标准是指一个藏书5000册以上的图书阅览室;一个配置20台以上电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公共电子阅览室;一个文艺排练室;一个棋牌游艺室;一个展览陈列室;一个体育健身活动室;一个集影视文艺演出、会议讲堂于一体的多功能厅;一个大型文体活动广场;一支业余文艺队和一辆流动文化车。嘎查文化室的“四个一”是指一个图书阅览室(草原书屋);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一个包括文艺、游艺、健身活动的综合活动室;一个集看电影、看演出、体育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广场。
有了文化场所,还要有人管理才能运转起来。鄂尔多斯市在城乡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管理上,也进行了不少探索。他们出台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鄂尔多斯市推行“旗聘、乡管、村用”工作机制,为每个嘎查文化室至少配备了1名管理人员。各个旗县也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不同的管理优势。乌审旗跨行业、跨部门组建“文体特派员”“文化协理员”,伊金霍洛旗派出“文化指导员”,东胜区派“文化使者”服务乡村文化建设。这些人员为基层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了场地,有了专门为文化操心的人,群众文化活动就不断丰富起来。“百日广场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日”“乡村文化节”“农牧民文化日”等文化活动,是这些场所年年举办的重点文化活动。草原上的人们天然地喜欢唱歌跳舞,这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活动,让鄂尔多斯草原一年四季都有歌声飘出,深受农牧民欢迎。鄂尔多斯市还组织群众文艺工作者创作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每年都在1000件以上,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5000场次以上。
完善管理机制,让文化在草原“流动”
草原是广阔的,农牧民像星星一样散落在草原上。让他们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除了建设覆盖城乡的“网络”,还得让文化“流动”起来
哈斯格日乐图是乌审旗乌审召镇巴音陶劳盖嘎查的一个草原文化户。“当上文化户后,我每年都举行活动,吸引大家来。”他说,活动日期通常是3月份的妇女节、5月份的青年节、6月份的剪羊毛比赛和春节。“活动很热闹,有时候还要邀请民间艺人来进行文艺演出。”他们家专门有一栋房子来举办文化活动,一面墙都是书。房子中间放置很多座椅板凳,供人们聚会的时候用。一个文化户就是一处农牧民聚会的地点。
草原文化户是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一个重要支点。政府把这种星散在辽阔原野上的群众活动,纳入到公共文化活动中,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年,他们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扶持。有了政府推动,草原文化户在各个旗县衍生出不同形式,成为草原上一道美丽风景。鄂托克旗推出“蒙古包文化工程”,为文化大户配备蒙古包和文化活动器材;鄂托克前旗组建了“千人四胡演奏队”“千人三弦演奏队”和“千人筷子舞队”;乌审旗组建了马头琴交响乐团和“千人马头琴演奏队”,还有近千支“文化独贵龙”、民间艺术团、民间文化协会遍布全市,文艺型、科技型家庭文化户已经有了一万多户。
鄂尔多斯土地面积宽阔,人口居住分散。文化建设要想最大限度地覆盖农牧民,就得让文化“流动”起来。鄂尔多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致力于文化“流动”,想出了很多办法。全市各级公共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站配置了111辆流动文化车、74台流动电影放映车和1030套乐器、灯光、音响设备,这些“流动设备”把现代化的数字文化产品送到草原牧民中间。他们还建起了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馆、流动文化站、流动博物馆和流动电影站,将图书、展览、电影、小型文艺演出等定期送到农村牧区、工厂矿山。全市6支乌兰牧骑与东胜区演艺集团、准格尔旗漫瀚调展演中心每年为基层巡回演出均达百场以上。
数字化技术为文化插上了“流动”起来的翅膀。鄂尔多斯市加快公共文化的数字化服务建设,让文化延伸到草原的各个角落。他们建设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平台”,实施了“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鄂尔多斯图书馆有“掌上图书馆”,通过手机APP便捷化办理图书借阅和数字资源查询等服务。自助图书馆成为这个草原城市的一道风景。他们设立6个“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每个自助图书馆可容纳1000册图书,免费向市民提供自助借书、还书、申办新证、预约、查询等基本服务功能,实现了图书馆的地点延伸、时间延伸、窗口服务延伸、资源延伸和网络延伸。他们还与新华书店、京东合作开通了线下、线上“你阅读,我买单”图书采购模式,把图书采购权下放到读者手中,所有费用由图书馆承担,读者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打造文化精品,让文化留在心中
文化精品产生影响力。打造文化精品,才能提升一个地区的文化实力,产生持续的文化影响力
鄂尔多斯因矿业而兴,但是今天正在成为一个“文化之城”。在康巴什区,书籍造型的鄂尔多斯图书馆和矿物质构造模样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标志性建筑。即使在旗县和乡下,我们也能看到不同类型的文化建筑。
伊金霍洛旗龙虎渠村是一个500多户1300多口人的村庄。在村委会旁边有一个村史展览馆,小小的房间内,展示着这个村落的历史,还收藏了很多农牧业生产生活的工具。乔平是这里的包村干部。他介绍,外人来到村里,都喜欢到这个小屋来看看,“就是村里人,有空也爱到这里转转,回味一下过去的生活”。
与龙虎渠村的“村史小馆”不同,我们在乌审旗的乡间看到一个巨大的“书敖包”。
乌审旗乌兰陶勒盖巴音希里嘎查有一个高出地面的土堆,当地人叫做古日班胡都格梁。书敖包就在这个格梁上,远远地可以看到一堆石头,而每块石头上都用蒙古文刻写着一本蒙古文书籍的名字。每年农历四月十三日,这里都要举办盛大的“祭敖包”活动,人们恭敬地把刻有书名的新石头送到敖包上来。
蒙古文图书敖包与旁边的毕力贡仓蒙古文图书馆、毕力贡仓蒙古文图书出版印刷博物馆、巴音希里牧家乐公共组成一个特色文化园区。这个文化园区由阿拉腾毕力格和哈斯毕力格兄弟俩创建。哈斯毕力格告诉我们,这里的蒙文藏书已经有1.6万多种。每年夏天都有人住在这里进行研究和创作。书敖包上已经有3000多块刻好书名的石头。
在建设了一批散布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鄂尔多斯还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化精品,使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越来越有影响。文化部门创作编排了《森吉德玛》《库布其》等大型民族舞剧,驻场演出,服务群众。仅去年,鄂尔多斯市就新创剧节目(包括晚会)12台,新创音乐、舞蹈、曲艺、小戏小品等作品150多件,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奖项57项。其中,舞剧《森吉德玛》、舞蹈《和谐四瑞》入选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音乐短剧《血染蒙古袍》等3部作品入选第十三届草原文化节优秀展演剧目。他们还举办了全国中老年合唱交流活动、自治区原创民族舞蹈展演、自治区戏剧曲艺节、全市专业艺术团队文艺汇演等艺术赛事。
文化精品带动了文化产业发展。这些年来,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开印吧”云印刷、“云中艺城”艺术大数据、万家惠欢乐世界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投入运营,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