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里折射着生活的光怪陆离,展示着社会的市井百态——
“巴扎”里品人情百味
李遥远
乌兹别克斯坦名气最大的市场恰尔苏巴扎。它是乌境内最大的巴扎之一。 李遥远摄

常驻乌兹别克斯坦,我偏爱塔什干城里的“巴扎”(意为集市,与国内菜市场类似)。巴扎不仅为整个城市提供给养,也是社会生活中心。巴扎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复杂关系,人与食物、人与自然以及人和生活……吸引城市各个角落的人们前来找寻各自所需。

乌兹别克斯坦名气最大的市场当数恰尔苏巴扎。恰尔苏位于塔什干中心城区,不仅是乌境内最大的巴扎之一,其规模在中亚也属罕见。从外部看,只见一只巨型的蓝色穹顶(直径超过300米)圈出了这片贸易天地。正因有这大圆顶的遮蔽,巴扎内气温不至随炎炎夏日或寒冬腊月而产生剧烈浮动,始终保持在较为舒适的温度区间。

巴扎一层主要经营各种新鲜肉类、肠、奶制品,在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腌菜和特色凉菜;二层的空间当属干果的天下,核桃、葡萄干、杏干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初来乍到,商贩们热情的吆喝绝对会令你印象深刻,不过大可安心地接过他们递来试吃的样品,因为试吃是免费的。同时,商品价格的开放性能让你充分感受杀价的快感,体会与卖家“智斗”的乐趣。

巨型圆顶外的一片长方形建筑是以果蔬和粮食为主打产品的市场,也是恰尔苏巴扎最清新的角落。这里色彩斑斓:茄子的深紫、萝卜的纯白、番茄的粉红、白菜的嫩绿,纷然杂陈,交光互影,商贩们似乎对色调有着各自独到的理解,极力展示着自认为最惊艳的配色,竞相吸引买家的目光。在这里,也最能感知节气。每个时令最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都会第一时间被齐整码放在货架上,争奇斗艳。

尊崇自然的种植之道使得乌兹别克人敢拍胸脯说自己的果蔬是最好的。这种自信从乌各地流行的一道沙拉中可见一斑:将新鲜西红柿、黄瓜、萝卜等洗净切瓣切条,沿着盘子中心整齐排列,最后在中心处码上一些绿色的茴香装点即可。无需任何酱料,吃的就是食材的本真——藤苗枝叶在阳光雨露间汲取大自然滋养后储存于果实内的精华,这或许会令你想起那种久违的、小时候的味道。

喜欢巴扎,习惯在各个摊位间穿梭,看着那些碧绿生青的蔬菜瓜果、游弋着的鱼鲜和肉铺档口码放整齐的新鲜牛羊肉,脑海里快速掠过自己日渐娴熟的手艺与这些食材产生交集的各种可能性,高品质食材自然也会最大程度地激发我创作的灵感,不时能烹调出平淡日子里的各味惊喜。

巴扎逛久了,我自然不为摊贩们所陌生,一些熟人见我时常会憨笑着问我,“习惯在这儿的生活没啊?”“今天买不少啊?是要请客吗?”简简单单的问候间传递着浓浓人情味,也时常勾起我的儿时回忆:跟着奶奶去市场买菜,听着买菜阿姨的叫卖声,肉档大叔的磨刀霍霍,还有街坊邻里的讨价还价声……

大城市的生活让我习惯了超市的便利,并没有什么不好,但终究还是感觉缺了一点什么,具体是什么,却始终难以名状。身处乌兹别克斯坦的巴扎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人情与市井。

巴扎里的小商贩天天和熟人、生人打交道,分得清生熟,懂得亲疏;在这里,可以窥见人情社会,看得到来往人们为各自生活奔波的模样,一字一句地吆喝叫卖,一分一毛地讨价还价;在这里,折射着生活的光怪陆离,承载着无数人的喜怒哀乐,展示着社会的市井百态。

随着全球化巨轮滚滚不息,连锁超市似乎所向无敌,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乌兹别克斯坦也如此。近年来,乌政府对许多巴扎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在保留传统市场布局的同时,又对市场硬件进行了升级。事实上,乌国民众早已离不了巴扎,而它的继续存在也能让传统得以延续。巴扎没有高级商场那样高高的门槛,不论贫富贱贵,都能在这儿找到自己的天地;巴扎也孕育出了乌兹别克人“有馕吃、有茶喝足矣”的生活哲学,而这源于生活的睿智也编织出了这样一个幸福的国度。

巴扎内,商贩和买家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交易,演绎着最真实的市井人情;巴扎边,舒适的小馆子里,人们吃着抓饭,喝着茶,聊着彼此关心的大事小情。在这儿待得越久,巴扎里的人情百味愈发令我着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