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铭记历史的 另一种方式
□ 康琼艳

用平静陈述伤痛,用温柔对待磨难,也是铭记历史的另外一种方式

没有大明星,不是大制作,甚至没有旁白,没有背景音乐,没有戏剧冲突——这大概是我所看过的最“无聊”、最“琐碎”的电影。但是,如果仅仅用电影的标准来衡量它,那就真的低估了它。《二十二》就是这样一部另类的电影。

在商业片纷纷抢滩大银幕的竞争中,纪录电影从来都不是主流人群的选择。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舌尖上的新年》,一些优秀的纪录电影常常遭遇只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与商业片的火爆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一部题材小众的纪录电影却得到了线上线下一票“自来水”的好评。

截至8月24日,《二十二》的票房已超1.5亿,成为最卖座的国产纪录片。作为一部名副其实的小成本电影,其投资仅为300万元,在网友的众筹下,才勉强进入院线。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大气而深刻。它将二战中被迫充当“慰安妇”的受害者以最为直观的方式推到了观众眼前,毫无保留地把镜头对准了一位位耄耋老人的日常生活。对于“慰安妇”,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她们应该是一个苦大仇深、悲惨可怜的群体,而电影所展现的却完全颠覆了这一刻板印象。没有咬牙切齿的愤怒,也没有痛心疾首的控诉,反而是平静温和,甚至还带着感恩和希望。在经历过那段无比惨烈的苦难之后,漫长的岁月让她们学会了“自己忧愁自己解”。

有人质疑这部影片没有戏剧的张力、缺乏矛盾冲突、节奏拖沓,等等。如果严格地从电影学角度去分析,这部电影的确没有使用过多的拍摄技巧。但是,这恰恰反映了一个电影人最大的真诚和善意。

对商业片而言,“慰安妇”题材本身就足够引人关注,为创作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2016年,同样题材的韩国电影《鬼乡》上映,一举打败了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疯狂动物城》,并且一直占据韩国本土票房冠军榜首位置,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而在《二十二》中,非但没有进行艺术化的再创作,甚至连电影本该有的表达也极尽隐忍和克制——没有背景音乐来渲染悲惨的气氛,用大量空镜头来代替幸存者老泪纵横的场景,甚至没有旁白来升华主题思想。

哀而不伤的电影基调让很多观众感到无趣,但却原原本本地反映了慰安妇幸存者们本就平淡的生活。真实就是力量,老人们无意间冒出的日语,年近90依然会唱的韩国童谣……每一个细节背后都是一段触目惊心的历史,这难道不比任何戏剧矛盾更有感染力吗?这样一个饱经磨难的群体,不应当被看作是“历史的证据”,更不能带着猎奇式的窥探欲去挖掘她们所遭遇的苦难。用温和的眼光去关注她们就是对她们最大的尊重和保护,这是底线,亦是最高的要求。

由于史料的极端缺乏和毁坏,加之世俗观念中对“慰安妇”群体的污名化歧视,这段历史一直被世人忽略。近20年来,在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艰难努力下,针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才逐渐得到关注。在我国,二战中被迫充当“慰安妇”的受害者约为20万,到今天公开承认身份的幸存者仅剩8位,这个群体正在急速消失。《二十二》看似只是记录老人们平常的生活,其背后却是在与时间赛跑,抢救那段濒临“失传”的历史。“慰安妇”的历史或许是战争史上最丑陋的伤疤,但它绝不应该被遗忘。用平静陈述伤痛,用温柔对待磨难,也是铭记历史的另外一种方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