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县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创新资源如何聚集
——对9省区13个县市的采访(下)

核心阅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释放创新驱动的新动能。提高县域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需要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向县域转移转化。

人才、技术、政策、资金……如何让这些创新资源在县域集聚并发挥作用,是县域创新的重要课题。

目前,各县市都在加强创新资源共享,完善创业培育服务,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在调研采访中可以看到,具有县域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正在加快形成。

创新资源匮乏、人才队伍跟不上、创新投入不足……在对9省区13个县市的调研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县域创新的尝试不少,困难也很多。很多县市创新驱动的“油门已经踩到底”,但是“车速”总是提不起来。

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创新资源要素在县域集聚并发挥作用,是县域层面实施创新的难题,也是亟需突破的关键所在。

聚集资源的“牛鼻子”怎么抓

▲ 创新平台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县市集聚创新资源的新方式,让更多的技术、人才、资金沉淀并积累下来

“在县级层面,过去的创新大多以项目为载体,项目结束后曲终人散,无法实现技术和人才的积累和沉淀。”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唐玉立看来,搭建县域“双创”平台将是县域创新的突破口。

从佳县县城驱车向北40多公里,记者来到位于该县王家砭乡的“东方红食品有限公司”,一见面,公司董事长高维军就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刚刚接了一单30万元的手工挂面订单。高维军所说的大订单并非来自企业的销售部门,而是与之合作的大学生“创客”的贡献。2016年7月,在科技部“星创天地”计划的支持下,“东方红”这个曾经位于山沟里的乡村作坊走上了技术创新加模式创新的快车道。以“东方红”为核心的佳县小杂粮星创天地,目前入驻企业有4家,采用“公司+创客+基地+农户(重点贫困户)”的模式,一方面以免垫资孵化吸引当地大学生“创客”开拓互联网农村电商市场,先后共培育创客99名;同时,在生产端,东方红以技术服务和品牌整合了27家乡镇作坊,带动了135家贫困户增收。另一方面,在“星创天地”平台,企业与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实现了稳定且紧密的合作。

佳县东方红星创天地已成为面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的创新创业主体,集中打造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为一体的农村现代农业“众创空间”。佳县县长刘生胜说,佳县还要加快完善星创天地布局,继续发挥好东方红小杂粮星创天地的作用,同时依托方塌瑞兴养羊场建设“星创天地”,引入实施胚胎移植技术,不断培育优化品种,适时启动红枣星创天地建设等。

类似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正在越来越多的县市出现。搭建创新平台已经成为很多县市聚集创新资源的首选做法。在调研中,不少县市正在寻找搭建适合自己的创新平台。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把关注点放在了提升园区发展水平上。龙州县副县长赵昕说,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按照产业园区化、技术高端化、生产低碳化、服务公共化的思路,大力推进各类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湖北省英山县的做法是积极孵化电商平台,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英山县建立了县域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1个,在10个信息化示范村、7个特色产业基地、6家龙头企业、10个试点村建设了远程服务终端,建成经济组织应用信息网点6个。他们还在规划建设湖北“三农”省情大数据分中心、“智慧湖北”鄂东数据中心和大别山药材产业云服务平台项目等。

创新“先天不足”如何克服

▲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县域层级与大城市的创新环境相比差距大,更多地需要用好“共享”理念

县市想了多种办法吸引整合创新资源,但是由于地域和资源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县域创新资源的汇聚的确有许多“先天不足”。克服这些困难,县市一直在“资源共享”上动脑筋。

陕西佳县的做法有个形象的比喻,他们称为“傍创新大咖”。唐玉立说,西部地区贫困县创新基础差、人才少、思想观念传统,要实现县域创新的弯道加速,一定要“傍创新大咖”,即傍高校科研院所,引入优质科技资源;傍发达地区,推动帮扶合作;傍创新型龙头企业,招商引智。新疆昌吉市则是支持域内企业以购买、入股参股等多种形式,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共建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平台。

不过江西省南昌县提出的校企合作的问题也值得注意。一是县里缺少企业和高校沟通合作的平台,双方互不了解对方所需;二是由于科研成本投入高、回报周期长,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不够,县级政府扶持资金不足;三是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与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无关,造成教师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积极性不高,很多专利成果只停留在书面上。

各县市在人才资源的开拓方面也在尝试“共享”理念。

江苏省射阳县科技局局长周克胜提出,县域一定要善于借梯登高、借智聚力,因地制宜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模式,鼓励企业柔性引才,广泛汇集和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的力量,切实通过人才智力的流动与集聚,推动县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

“要想留住高科技人才仅靠情感关怀是不够的,还要想方设法创新引才、引智方式,为此,我们搭建技术研发机构,采用柔性引才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河北省清河县委书记刘彦涛谈起人才引进时说。

清河县民营经济较为发达,民营企业达3800多家。“引进一名高级技术人才每年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比建立一个科研中心的投入还要多,这对于大企业来说可能容易,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只能望才兴叹。”县里一位从事汽配生产10余年的企业老板道出中小企业人才技术缺乏的艰辛。

为此,清河县相继成立羊绒研究院、汽车技术研究院、汽车技术创新联盟、电子商务培训中心等一批公共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推行柔性引才机制。以清河县汽车技术研究院为例,该院是一家政府主导、“产学研”共建,无偿开放式的科研创新机构。他们依托全国28所专业科研院所,借助其人才、技术、成果等优势,针对产业和企业发展所需“对症下药”。

清河佐佑众工橡塑公司总经理解恭谦,经过多年攻关发明的超高分子产品,在生产设备改造中有一项技术无法过关,致使技术成果迟迟不能落地。汽车研究院及时为其对接技术专家“诊疗”,仅一个月的时间,解恭谦的技术成果便实现转化。

“按企业发展之需‘对症引才’方式,不仅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速度,还为企业节约了科研投入,使其将更多资金投入生产。”清河县汽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靳立强说,这种柔性引才方式确实解决了县域“留才难”问题。

什么创新资源最重要

▲ 加快县域创新驱动,人才最关键也最紧缺。求贤若渴正是当前各县市的真实写照,不过选用人才也要“对症下药”

在调研采访中,谈及创新难点,几乎所有的受访人士都提及人才问题,包括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缺乏;科技人才队伍现状与创新型城市的要求还不适应;受地域环境制约,留不住人才等。不少县市都表达了同样的感慨:“加快县域创新驱动,人才最关键也最紧缺。”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这与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的“人才为先”的原则不谋而合。

对于人才的渴求大家是一样的,但是县域创新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对此,陕西省佳县县长刘生胜认为,引进人才要围绕县里的发展需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层次按需要大力培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佳县的目标就是要造就一支“永久牌”的农民实用技术人才大军,为佳县主导产业科技含量的提升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赵昕分析说,龙州县传统专业型人才较多,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行业人才明显不足,如国际贸易、金融财会、环保、规划、建筑、法律等方面人才缺口较大;企业缺乏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村,农产品加工及推销、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农村经纪人、农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缺乏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江西南昌县则表示,县里在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商贸物流、装配式建筑等重点产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尤其匮乏。

在人才的选用上,河北省武安市科协副主席申拥军的话也值得思考。他认为,要寻找具有乐于创新、善于创新、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通过良好的机制把这样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选用人才时不要老盯着学历、身份等准入门槛。

靠什么吸引人、留住人

▲ 完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打破流动瓶颈,搭建发展平台,县市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方式正在向大城市靠拢

面对人才这一重要创新资源,怎么引来留住,是最大的课题。江西省南昌县组织部人才办付斌认为,留住人才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人才想要的东西,大城市之所以人才荟萃,是因为薪资高、生活便利、发展空间广阔,更容易实现自我价值,县域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迟早也得朝这个方向迈进。

面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县域层面都有哪些应对之策呢?

靠待遇留人是最普遍的做法。

江苏射阳县科技局局长周克胜提出,进一步优化医疗、社保、教育等制度设计,完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各种制约瓶颈,释放人才这一核心资源的创新动能,吸引人才向县域下沉。

南昌县则按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设立了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为全县人才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重视兑现人才政策。如对2015年获批的4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在享受省市补助的基础上,给予每个院士工作站建站50万元补助,给予专家人才医疗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的便利等。

新疆昌吉市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50万元至500万元的专项津贴并提供110平方米至150平方米的专家公寓一套,从科研资助、创业扶持、住房、医疗、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消除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搭建创新平台吸引人才,用发展空间留住人才,这样的做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县市所采用。

南昌县非常注重搭建创业平台,如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搭建企业工作(科研)平台;开创“校企合作”模式,依托高校资源,创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搭建创投基金、专项发展基金支持、扶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参与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等等。

河北省鸡泽县在主动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的同时,还通过积极推动当地产业向创新型产业转型来带动市场人才的流动。

另外,加强本地人才培训和培养的步伐也未停止。南昌县组织本地人才到浙大、厦大等知名高校进行培训,开展“青春计划”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各类人才2.2万余人次。通过重视、支持、厚爱本地人才,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进而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向南昌县聚集。

还有的县市开始打起了乡情牌。湖北省大冶市委人社办主任殷志斌介绍,市里广泛邀请大冶籍在外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优秀人才回乡参观考察,促成在外人才、技术、项目和资本回归。

南昌县则完善南昌县籍人才日常联络和服务机制,争取人才为我所用。如江西天佳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世平教授,曾是江西生物科技学院的教师,2002年本着回报家乡的愿望,他成立了天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为南昌县生物高新技术行业的先行企业,经过多年发展,2016年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县里重要的创新主体。

创新资金哪里来

▲ 用有限的财政投入,撬动更大范围的资金投入到县域创新中来,解决钱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发力

创新投入不足,几乎是在记者调研采访中各个县市谈及创新难题都会提到的问题。怎么解决,如何应对?各县市的观点也基本一致——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就如湖北省英山县科技局局长姜意安所说,着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技术创新投入体系。

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和争取科技项目向县域倾斜是不少县市努力的方向。但这部分投入毕竟有限。江西省南昌县就提出,有限的政府投入必须发挥最大效益,用于激励和引导创新。

一方面,通过政府投入引导创新资金投向。新疆昌吉市针对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州、市、高新区财政共同出资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并以每年20%递增,现已达5000万元,用于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同时投资2000万元入股自治区科技援疆基金,用于扶持优秀科技成长型企业;昌吉市农业园区投资3000万元入股“北京中农科联投资基金”,用于农业高新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另据了解,昌吉市累计落实奖励资金达2819万元,调动企业投入研发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据介绍,江苏省射阳县不断完善科技经费直接补助模式,加大以产业基金撬动板块的力度,加快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近年来,射阳县科技局不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资金帮扶力度,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贷款规模逐步扩大。

对于如何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河北省武安市提出建立社会融资体系,提倡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采取股份合作制、租赁制、投标承包制等多种形式,参与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

河北省鸡泽县则提出打造贷款“绿色通道”。成立农机贷款按揭、商品房贷款按揭、商贸流通等一批专业化特色支行,探索设立智慧银行、社区银行等。加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渠道建设,用“互联网+”思维开展线上线下贷款营销深度融合。另外,打造一个集政策、科技、产品、中介、信息服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于一体的金融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融资服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