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扶贫开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里有张“脱贫致富竞赛”打分表
本报记者 乔金亮 通讯员 戚 原

“积极主动开展住房建设,满分10分;修建厕所,满分5分;修建厨房,满分5分;清理整修入户路,满分5分……”7月底,记者在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金林乡大杉村采访时,看到一张“脱贫致富竞赛”打分表。

这张打分表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大杉村距冕宁县城110公里,平均海拔2600米,辖120户427人,属高寒山区纯彝族村寨,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78人,其中2015年脱贫10户27人,2017年脱贫31户151人。长期以来,受交通条件制约,该村群众生活一直很艰难,即使在实施精准脱贫工程后,群众“等、靠、要”现象仍然严重。

四川凉山州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早在2016年初,为了转变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大杉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坤和帮扶单位反复合计,想出一个“脱贫致富竞赛”活动,并迅速在全县展开,被称为脱贫攻坚的“冕宁模式”。

“村里结合‘四个好’创建,为‘脱贫致富竞赛’设置了6个大项30个小项,对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建设、产业发展、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评比打分,设置奖项。”金林乡党委书记卢自斌说,2016年底,通过综合评比,村里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14户贫困户进行了奖励。

“通过脱贫致富竞赛,奖励做得好的村民,激励鞭策做得较差的村民,迅速营造起了‘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的良好社会风气。”对口联系大杉村的冕宁县纪委书记范洪春说。

同时,大杉村结合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和“四好”创建活动,新建住房5户,维修加固36户,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住上了结构安全、功能区分、环境改善的好房子;立足丰富的宜林荒地和天然草场,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种植和生态猪、羊、鸡养殖,确保贫困户过上好日子;以脱贫竞赛、农民夜校、流动讲堂等活动为载体,确保群众养成好习惯。

如今的大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大杉村实现年人均纯收入5400元。到今年6月底,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4716元,半年净增2041元,脱贫奔小康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会进一步将这种模式在全县推开,做精做细相关机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冕宁县扶贫和移民局局长洛世旭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