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8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如钢花般耀眼
——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
高凤林(图中戴白手套者)在向班组成员传授焊接经验。 (资料图片)

他是一名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我国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第一颗“心脏”——氢氧发动机喷管,都从他手中诞生。作为一名普通航天人,他几十年如一日,为我国90多枚运载火箭焊接过“心脏”。他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11厂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员工、全国劳动模范高凤林。

“去解小时候的迷惑”

1962年,高凤林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1970年,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太空,听到广播里响起卫星传回的“东方红”乐曲时,年幼的高凤林产生了疑问:“卫星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从那时起,航天梦就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

中学毕业时,母亲对他说:“报考七机部技校吧,去解你小时候的迷惑。”七机部,是我国早先航天工业部门的简称。一念流转,一生情牵。从此,高凤林与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0年,高凤林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211厂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年轻的他一面虚心向厂里的老师傅求教,一面勤学苦练。高凤林的师傅陈继凤是我国第一代氩弧焊工,“要想成为高素质的操作工人,必须上4个台阶:首先要干得好,还要明白为什么能干好,要能说出来,并且还要写出来”。老师傅的嘱托,至今都是高凤林衡量自己工作得失的准则。

上世纪90年代,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要采用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可发动机大喷管焊接,成为研制必须攻克的难关。大喷管的形状有点儿像牵牛花的喇叭口,延伸段由248根壁厚只有0.33毫米的细方管组成,仅一根管子的价值就相当于当时的一台彩电。而这些部件全部都需要工人手工焊接而成。

全部焊缝长达近900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多停留一下就可能把管壁烧穿或者焊漏。在首台大喷管的焊接中,高凤林连续奋战一个多月,最终凭借高超的技艺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那段时间,高凤林双手被焊枪烤得发干、发焦、发糊,鼓起了一串串水泡。而高凤林只说了一个字:“值!”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高凤林越发感到知识的可贵。在离开学校8年后,高凤林又重新捧起课本。为了能学有所用,他选择了机械工艺设计与制造专业。在那之后,高凤林再接再厉,又完成了从大学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学习。厚积而薄发,有了知识的积累,高凤林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

“十分钟就能把它焊好”

上世纪90年代,在为长三甲系列火箭焊接第二台氢氧发动机的关键时刻,公司唯一一台真空退火炉发生炉丝熔断,研制工作一时陷入停滞。要想恢复设备运转,必须将炉丝重新焊接在一起。那时正值盛夏,炉内氧气本就稀薄,焊接时还要输送氩气进行焊接保护,缺氧成为“致命杀手”。

高凤林没有任何迟疑,主动要求钻炉抢险。同事在高凤林脚上绑上绳子,再三叮嘱他:“如果感到呼吸困难,就马上扯绳子,千万别逞强。”在漆黑一片的炉腔里,高凤林打着手电筒,忍着闷热和缺氧的窒息感,一点一点焊着……就这样,他三进三出,终于成功焊好了炉丝,真空炉又恢复了运转。

一次,我国从某国引进的一种发动机出现裂纹,该国专家现场表示,只有把发动机拆下来运回原产地,或者请某国焊接工来中国修,维修的价格自然不菲,“你们不行,中国的专家谁也修不了”。

从外地赶到现场的高凤林一听这话,虎劲儿上来了,他通过翻译告诉某国专家:“我10分钟就能把它焊好!”事实证明,高凤林不是吹牛。外方专家反复检查后,面带微笑对高凤林竖起了大拇指。

“不休息也要多做”

多年来,高凤林一直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向大众特别是学生普及航天知识。高凤林经常应邀为中小学生上公益课,给孩子们普及航天知识;周末时,他走进大学课堂,给相关专业的学生传授焊接技巧。高凤林认为科普活动意义深远,“激发孩子对航天的兴趣,让青年人向往和投身航天事业,这样的事,我就是不休息也要多做”。

37年来,高凤林攻克技术难关200多项,著有论文30多篇,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2011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高凤林的名字,命名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也是首批5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现在,高凤林所在的19人的班组里,有5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和1名航天技术能手。

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文化墙上,有这样一句话:事业为天,技能是地。高凤林自豪地说:“焊枪就是我手臂的延展,当事业与祖国牢牢相连时,每一次焊接迸发出的钢花,都会让我的生命更加耀眼。” 文/吴 思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