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史家胡同博物馆
留住回忆与情怀
□ 张孜璇

若想让城市深厚的文化绵延不断,更多人需要承担起传承的责任

与其他有名的北京胡同不同,史家胡同没有被过多商业化,给人一种沉静安稳的感觉。胡同两侧保留着传统四合院样貌,不时有人骑着老式自行车穿过,处处透出老北京市井风貌和生活情趣。

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24号院,是一家以胡同为主题的博物馆。上世纪末,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与东城区政府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合作,对24号院进行修复性改造。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2013年10月建成史家胡同博物馆并对外开放。该馆占地1000多平方米,设有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走进第一展厅“史家历史”,在《送别》的乐曲声中探寻胡同往日的记忆。史家胡同最早出现在元代刘秉忠设计的《元大都图》中,作为规划元大都的骨架之一。明朝属黄华坊,据传是因当地史姓大户而得名。早在明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史家胡同”就赫然在目。清朝,史家胡同属镶白旗,在乾隆十五年的《京城全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史家胡同的全貌。到了民国时期,史家胡同不再专属于旗民,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和人口大规模增长,陆续拆除了一部分年久失修的危旧平房,兴建了楼房。

最令人震撼的是一座21平方米大小的史家胡同沙盘,其基本构思来自1957年和1959年的航拍图。模型的主创者是艺术家杨亦先生,曾经给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等电影做过布景。作为对比,在模型的背景处,博物馆展出了一幅2009年拍摄的史家胡同航拍图,让人清晰地看出这条老北京胡同50年来的变迁。130个院落鳞次栉比,到底隐藏了多少故事?

从“史家历史”往里,依次走过“人艺摇篮”“近代教育”“兰芷偕芳”“胡同名人”,心中的疑问渐渐解开。史家胡同20号,老门牌号56号院,是北京人艺旧址,曹禺、焦菊隐、老舍在这里创作了《雷雨》《龙须沟》《茶馆》等流传至今的经典话剧。史家胡同59号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左翼中学、北京二中、史家小学,都是这条胡同在教育史上留下的闪光印记。深厚的文化气息也让这个胡同名人辈出,博物馆所在的24号院就曾是“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凌叔华的居所。

凌叔华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从小在家塾里接受传统教育,并跟随“清末怪才”辜鸿铭学习英文和中国古代诗词,尤其擅长画画。她经常在家里举办画家名流聚会,齐白石、泰戈尔都曾是座上宾。1946年,凌叔华离开祖国旅居国外,期间,她用英文写成一本自传体小说《乐韵》,写到父母的慈爱、姐妹的情谊、游戏的欢乐,字里行间都是对小院时光的惦念。

在“胡同记忆”展厅内,一间小房子里不断传出豆汁叫卖声、自行车铃声等熟悉的声音。在这个仅有四五平方米大小的房间里,观众可以听到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声音,仿佛瞬间回到上个世纪热闹的北京街头。这是凌叔华的外孙秦思源创办的北京声音博物馆。为了保证声音的真实性,他走街串巷,搜集了很多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声音,吆喝声是请老北京叫卖传承人在专业录音棚录制的。

在“怀旧生活”展厅,各个年代的胡同生活场景被生动复原。人力缝纫机、半导体收音机、黑白电视机、雪花牌电冰箱……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老物件都是他们四处搜集来的,其中很多还是居民们主动捐赠的。

“那些旧的时光,从不应该遗忘。老物件、老声音,都是老北京最大的财富。”一位游客在留言簿上写道。若想让城市深厚的文化绵延不断,更多人需要承担起传承的责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