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2017年,在试点基础上,有条件的省区市大中小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争取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
此次发布的实施意见,从各个方面对戏曲进校园予以详细安排,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意义。当然,戏曲这一传统文化要真正走进校园,也应注重对观众的培养。
首先,加强学生的戏曲教育。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每个地方也都有颇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既不知道戏曲产生的渊源,也不知道戏曲承载的具体文化意义。为此,需要加强对大中小学生的戏曲教育,使其对戏曲具有深刻理解和深层认识。
其次,提升学生的戏曲素养。戏曲表演讲究唱、念、做、打,但很多学生却对咿咿呀呀的唱腔和辗转腾挪的身段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枯燥、无聊。说到底,这还是因为缺乏戏曲素养。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可对于戏曲,一些学生甚至连热闹都懒得看。因此,亟需提升学生欣赏戏曲的能力,使其懂得戏曲的基本常识,领略其中的魅力。
再次,构建学生戏曲组织。比如,一些高校组建校园戏曲社团、用戏曲的形式表达校园生活等都是不错的尝试,还能实现学生亲身参与表演,以此实现戏曲进校园的常态化、持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