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扶贫开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贫款“末梢”要盯紧
魏永刚

脱贫攻坚正到节骨眼儿上,各地各部门扶贫力度在不断加大。很多扶贫举措都与钱直接相关。扶贫资金多起来,如何用得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上个月,中央纪检部门专门召开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视频会场直达几千个县。这次会议重点强调要加强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这是脱贫攻坚新形势对纪检监督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推动脱贫攻坚胜利完成的重要动力。检察机关也表示,要深入推进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扶贫需要钱,而有了钱怎么花,向来是一个大问题。扶贫资金的使用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用好。县乡村基层干部是扶贫资金使用的“末梢”。他们熟悉情况,了解实际,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赋予他们更多主动权,是应该的。但是,这个环节又恰恰是监督执纪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县乡村干部人数多,分布广,监督执纪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扶贫资金到了贫困村乃至贫困户那里,数额相对小,不容易引起重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农村本来是人情社会,村干部在扶贫资金上的违纪行为很难受到村民察觉并进行举报。因此,有些乡村基层干部就把扶贫资金当成了天上掉下来的“肉”,觉得分下去、吃光了,就算完成任务了。

过去,扶贫资金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挪用”,把修路的钱用来通电,用通电的钱盖房子,一些基层干部的“智慧”都用到了不同项目的“腾挪”上。这几年,随着扶贫力度加大,扶贫资金使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这种“腾挪”的必要性没有了,但少数基层干部又在扶贫资金本身上动起脑子来。资金申请到手,首先考虑的是亲友,甚至自己人。在贫困户划定和扶贫资金发放标准上,想方设法给自己人“留口子”“找路子”。更有甚者,极少数村干部还把扶贫资金当做拉选票的“资本”,看看谁家选票多,就把发放扶贫资金的标准偏向谁。他们使用扶贫资金不征求群众意见,申报扶贫项目不考虑扶贫效果,一心想的是把扶贫资金争取来,好分钱买“民心”。

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期。扶贫的钱用得好,可以直接推动贫困户脱贫,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用不好,就可能让群众丧失对政府和社会帮扶力量的信心,甚至动摇我们党执政的民心基础。扶贫资金凝结着各级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心,是贫困户脱贫和贫困地区发展的“营养品”和“强心剂”。这些资金使用中出现“末梢问题”,不管它有多细小,都不是小问题,一定需要通过监督执纪和问责来解决。

用了扶贫资金,上了扶贫项目,就要看到实际效果。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和问责的主要着力点,应该紧盯三个方面:一是看钱花得对不对,有没有违反财务纪律,是不是装进自家口袋,或者给了自己的亲朋好友;二是要问钱花出去之后有没有效果,扶贫项目落地是不是发挥了作用;三是多听群众意见,让群众评议一下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是不是发挥了作用。多数群众满意才能算数。

监督执纪是手段,也是推动力。纪检监察部门,尤其是市、县的纪检监察部门应该赶紧行动起来,加强对县乡村基层干部的执纪问责,用问责行动和纪律手段来推动扶贫资金的正确使用,为脱贫攻坚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