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忙忙碌碌一直奔跑,却忘了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内心,问问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地铁站看到一句广告语,“简生活,不减态度”。很是喜欢。
简单生活,说易行难。尤其是在这个物质极度充盈,获取渠道极其便利,更新换代不断加速,打折促销活动层出不穷的年代,我们内心里对于“需要”和“想要”的界限正在越来越模糊,生活逐渐变得没有留白。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买买买”搞定,好像更多才是更好。在这背后,折射出的往往是攀比、冲动、空虚和焦虑。
五色令人目盲。我们唯恐不够时尚,于是衣橱里堆满了各色衣服,却似乎总缺少最喜欢的那一件。我们唯恐不够上进,于是买来各种各样的书籍,却总是读了几页就置之不理兴趣它投。我们唯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把孩子的空闲时间用各种课外班塞得满满的,却忘了他们只是孩子。我们忙忙碌碌一直奔跑,却忘了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内心,问问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曾经有段时间痴迷于收纳,看了形形色色的收纳教程,也买了许多收纳“神器”。满头大汗收纳完,仿佛瞬间清爽,但是过段时间,一切又都恢复原样甚至更糟。打开大大小小的收纳盒,会发现其实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当下的自己不需要的,要么是不太喜欢,要么是舍不得扔,要么是舍不得用。把它们藏在收纳盒里,虽然眼不见为净,但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用收纳做“加法”无用,关键还是做“减法”,也就是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书中说,断舍离和单纯的扫除、收拾不一样,并不是以“很可惜啊”“还能用吗”“不能用了吗”为考虑的重点,而是要自问“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断舍离的最终阶段,是在买东西时会反复思量,让物品物尽其用。的确如此,通过断舍离,不仅是舒适的物理空间被清理出来,更重要的是让人们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简单生活的乐趣。几年前,美国作家斯科特在自己的四口之家,开始了一年的实践,并写出了《一年不买东西:一个家庭的共同任务,停止购物,开始连结》一书。在这一年里,他们除了生活必需品,不再购买衣服、书籍和玩具,亲手制作礼物,更注重生活的体验而不是物质的享受。虽然一开始很困难,但是坚持下来后他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受,也影响到了身边的人。更极致的例子则是日本女生麻衣,她从一个囤积狂变成了“扔东西狂魔”,真人真事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让我们一起,简单生活,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