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国品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敢为人先话“白玉”
图/本报记者 翟天雪 文/本报记者 韩 叙
图① 观众在北京二商展览馆了解“白玉”的历史。
图② “白玉”首席技师宋桂荣(右)在介绍白玉的产品。
图③ “白玉”豆制品自动化包装生产线。
图④ “白玉”有机豆芽菜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在中华老字号这个动辄几百岁高龄的圈子里,只有50多年历史的“白玉”只能算个“小字辈”。不过,这个“小字辈”当真不简单。它先后经历了北京市豆制品二厂、北京二商希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两个时代,却一直雄霸北京人的餐桌,产品质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还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被奥组委选定为奥运特供食品。

早年的辉煌不必多言,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必然。后来改革开放了,北京城里虽然也冒出了大大小小许多豆腐厂,但都无法对二厂形成太大的威胁。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苗头,却让已经在二厂工作了10多个年头的季凯,也就是后来北京二商希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坐不住了。季凯深知,用盐卤和石膏作为凝固剂生产豆腐的老办法已经尽人皆知,已无太多竞争力可言。消费者之所以依旧偏爱二厂,仅仅是因为买惯了、吃惯了。二厂要继续辉煌下去,绝不能守着“老本”坐吃山空,必须为品牌寻找新的支撑点。

一家豆腐厂寻找支撑点,当然得在豆腐上做文章。上世纪80年代末,二厂开始和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合作,潜心研制一款全新的产品——内酯豆腐。内酯豆腐的推出堪称豆制品界的一次革命。一方面,其在制作中不加压、不脱水,保存了大豆的大部分营养;另一方面,采用液态灌装冷却凝型方法大大减轻了包装环节的压力,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随着内酯豆腐走俏,“白玉”彻底摆脱了“吃老本”的困扰。加上白玉韧豆腐、绢豆腐、鸡蛋豆腐、蔬菜豆腐、嫩豆腐和保质期30天的绿色鲜豆浆等系列新产品的陆续问世,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新“白玉”诞生了。

有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谱系作支撑,脱胎换骨的“白玉”又开始探索信息化管理的道路。季凯回忆说,二商希杰公司早在1993年就开始探索包含订单销售、供应采购、库房管理、财务核算等在内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这几乎已经算是信息化管理的雏形了。在经历了此后的合资并引入外脑后,公司又逐步建立起ERP系统并实现手机终端应用……

“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要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须要敢为人先、勇往直前。具体来说,就是要努力做到‘三个打破’和‘四个创新’,即要打破文化上的保守性、技术上的局限性和经营上的狭隘性,要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产品持续创新、工艺技术持续创新和营销理念创新。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深刻影响了企业管理方式,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要以信息系统升级为重点‘单点突破’,向着全方位的现代化企业迈进。”季凯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