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上海孤儿小兄妹内蒙古成长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 力

每次从达茂旗县城百灵庙镇回到家乡——巴音敖包苏木坤兑河牧点,查干朝鲁都很激动。

乘坐的车内播放着《草原恋》。“草原啊草原,我可爱的家乡。马背啊马背,我生命的摇篮……”查干朝鲁关掉音响,“我不知道我姓什么,不知道我哪天的生日。”瘦小的他至今汉语也不怎么流利,“我只知道我来自上海,是达尔罕草原给了我这个蒙古名字,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上个世纪60年代,上海、安徽等地保育院里有将近3000名严重营养不良的孤儿。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康克清遇到了当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请他伸手救救上海和华东几个城市的孩子,支援些奶粉。乌兰夫是痛快人,连声答应:“可以!”可转念一想,送奶粉能解决孩子多长时间的问题呢?“这样吧!最好把困难的孩子送到内蒙古来。”乌兰夫说,“牧民们都喜欢孩子,不管谁家的孩子都喜欢。把孤儿转送给牧民收养,岂不两全其美!”就这样,列车载着3000名孤儿穿过江南水乡,落脚在草原大地。1964年,一名一岁大的男孩分在了包头市达茂旗牧民李青林家,起名“查干朝鲁”。还有一名小一点的女孩分在了李青林的弟弟朝克图家,起名“萨仁其其格”。后来,李青林亡故、妻子改嫁,查干朝鲁二次成了孤儿,来到叔叔家,成了萨仁其其格的二哥。

在“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家乡,“上海孤儿小兄妹”开始了新的生活。渐渐知道了身世的查干朝鲁和萨仁其其格虽然和星散在内蒙古各地的上海孤儿联系,却一直没有寻亲,他们向身边的榜样龙梅、玉荣看齐,用稚嫩的肩膀迎接生活的重担。母亲失明后,萨仁其其格休学在家,专门照顾母亲,直到养老送终。查干朝鲁也不得不辍学,当起了羊倌。

“这两个孩子非常懂事,看着都叫人心疼。”曾担任都荣敖包苏木党委书记的拉西老人退休在包头,一直和他们走亲戚一样往来。“孩子们都懂得感恩。为了回报草原,萨仁其其格努力实现草畜平衡,并调整结构,压减养羊数量增加养马数量,用减少头蹄办法保护生态。查干朝鲁通过自学、复学考上大学,又回到苏木工作为牧民服务。”

由于踏实肯干,查干朝鲁先后担任了都荣敖包苏木副苏木达(副乡长)、满都拉苏木副苏木达、查干淖尔苏木苏木达,后来又担任查干淖尔苏木党委书记、达茂旗政法委副书记和达茂旗司法局党支部书记。近年来,一些新能源企业来这里安装风力发电机,在使用牧民的草场时由于补偿等问题引发一些矛盾。查干朝鲁专门组建了“和谐矿区办公室”,拉平补齐了使用草场的收费标准,获得了牧民的交口称赞。原来上访的牧民乐了,查干朝鲁却依然眉头紧锁。他还在奔忙,直到说服了风电企业短期内给牧民付费、长期内让牧民以草场入股。

从事按摩工作的苏永强说,“查书记对我们盲人格外亲切。查书记把我推荐到达茂旗中蒙医院。我不仅不用再付房租了,收入也一下子翻了一番”。

查干朝鲁心疼妹妹萨仁其其格,除了生活上接济她一些,还经常抽空回去帮她干些牧业上的活计,用劳动和陪伴回味乡愁、巩固亲情。查干朝鲁把给记者准备的“个人总结”也给妹妹一份,“我给自己起名叫‘国家的孩子,草原的儿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