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7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书,将被重新定义
□ 李 哲

☞ 随着VR、AR等技术的兴起,未来的出版物形态或将完全不同,看书的涵义将发生颠覆式变化

☞ 优质内容必须坚守。当拆开眼花缭乱的技术包装,盒子里面不能是空的

对话人:

谢礼安 HTC Vivepaper总经理

李学菊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李玉帼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科普室主任

贾晓阳 青岛城市传媒移动新媒体中心总经理

刘 浩 康泰纳仕VR中心总监

纸书,是从现实的抽离;VR,则是虚拟现实的打造。无论是抽离还是“硬造”,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感知现实、认识世界。面对这个共同的目的,纸质出版和VR技术究竟会产生哪些碰撞?

VR书该怎么“看”

从甲骨、竹简、纸张,到电子阅读设备,千百年来,书的载体在变,人的阅读方式却依然如旧。然而,随着VR、AR等技术的兴起,未来的出版物形态或将完全不同,看书的涵义将发生颠覆式变化。

谢礼安:纸质出版和VR的结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呢?未来,在VR的环境里面,人们在小小的公寓里就可以接触到全世界的人和事物,在家里面可以和远在各地的朋友们自然地交流、握手甚至拥抱。目前,这些设想已经在实现。例如,HTC Vive已经推出了VR阅读平台Vivepaper。读者戴上VR头盔,拿起这两张折页,就可以像平常一样,在书架上选取想要看的书籍,然后像看书一样翻页,或者点击,把要看的内容选取出来。它可以是2D或者3D的图片,也可以是文章,还可以是全景视频或者其他3D模型,这可以极大地改变传统阅读方式。

Vivepaper和传统的纸张阅读有什么差别?首先,它可以给读者带来一个更有沉浸感的阅读场景。读者在全景环绕的情景里面,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你要传递给他的信息。其次,读者阅读的路径将可以更清晰地被记录。目前,Vivepaper的应用场景很广泛,不管出版类型是杂志、报纸、小说,还是教材等,都可以应用这样一个产品形态。

李学菊:数字出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创新,从内容、技术,到产品的形式,VR技术是技术创新的一种。以我们推出的人卫3D系统解剖学为例,在教室里,老师拎着一个笔记本就可以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个直观感受,提升教学效率。这是教学版本,此外还有实验室版本。医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非常重要,实验室版可以放在实验室解剖台旁边,通过桌旁对照,解决目前很多学校尸体标本不足的难题。

为什么我们要建场景交互?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直接在VR实验室里面进行实际操作。未来,我们希望应用者在这个虚拟现实的场景里面可以拿取仪器,取不同的试剂进行操作,并能看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流程需重塑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传统企业不是被自己的竞争对手“干掉”,而是遭遇到了携带着“新型武器”的“外来劲敌”。面对VR等新技术的崛起,传统纸质出版业必须勇于再塑自我,去拥抱科技。

李玉帼:面对一波又一波新技术的冲击,不少人在唱衰出版,但是作为一个出版人,我想说,阅读不息,出版不死。新技术的产生从来不是使阅读减少,而是使阅读无限延伸和拓展,触摸到每一个人,触摸到每一个角落,所以出版应该获得更大的发展。

传统纸媒出版和VR的“婚姻”应该怎么缔结?这个联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先看外因,总结出一句话,就是做IT的不懂出版,做出版的不懂IT。从内因来讲,主要是资金和渠道问题。目前,传统出版业的渠道对于VR图书是不畅通的。北京出版集团有新华系统、民营渠道、几大电商、微信等发行网络,北少社也有自己已经形成套路且效果良好的营销模式,原本的线上线下配合良好。但是当我们推出VR图书《恐龙世界大冒险》的时候,这些资源没有形成非常好的合力。简单说就是线下没动力,线上没成绩。

VR图书作为一个新产品、新物种被读者认知,需要一个过程。书店、学校等线下的渠道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演示平台。读者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定要体验了才知道VR是什么,这样才能调动起读者的购买欲。线下费了很大劲展示,但是读者不在线下买,最后要到电商那买,成绩反馈不到线下,所以线下没有动力去推广和展示,线上就不会有迅速增长的销售业绩。

贾晓阳:做VR出版,不光是卖一个产品,我们要延伸去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我们和学校的合作为例,不是书一做完,销售渠道就畅通了。在学校,除了软件、内容产品的提供以外,硬件方案我们也要同步提供。

基于青岛出版集团传统出版资源,我们专门组建了新媒体公司“数字时间”,逐渐完善内部的技术队伍,和传统出版融合起来,也就是说所有东西是一体化运行的。经过一段时间探索之后,除了硬件解决方案、内容产品积累之外,我们希望VR教育将来越来越成体系,逐渐积累形成一个内容和产品服务的平台。

搭载好内容

新技术就像外星人,带着巨大的力量冲进他们并不熟悉的内容产业。或主动,或被动,传统出版认识到了与科技联姻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优质的内容必须坚守。当拆开眼花缭乱的技术包装,盒子里面不能是空的。

刘浩:现在VR内容生产中有一个很不好的趋势,一些小公司开始做VR的时候,因为成本很高,就重视了量轻视了质。我们做杂志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以内容质量精细、漂亮而著称的。在VR时代,这点依然要保持。我们的首要身份是高质量内容的制作者。

作为一名老地理编辑,我已经走过40多个国家了。原来,面对非常优美、震撼的景致,我只能通过纸和笔将感受传达给读者。但VR的出现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只需在杂志上加一个二维码,就很顺畅地将景致转移到VR里面,让读者身临其境地去感受。

李学菊:作为出版者,我觉得内容和技术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如果没有新的硬件设备推出,VR体验就仅限于体验,很难真正普及应用。但是内容才是我们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所有技术都必须要搭载一定的内容,提供给读者。我们做出版,不是出版一种技术,扎实的内容以及实用的功能,再结合技术应用,才是产品的生命力所在。所有技术应用都应该是服务于产品内容需要的。

针对医学教学的VR产品,最重要的是内容的准确。因此,我们选择了高精度的物理建模方式。我们采集了5000组人体的康复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一个标准化的人体模型,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一个数字化建模工作,最终生成了我们的产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