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7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象中的那一个个碎片化名词,在现实中串成一幅动人图景——
莫斯科:历久弥新
□ 周明阳

没有到过莫斯科,很多人就会对这个城市产生各种“想象”。初访这个古老都市,迎面而来的是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气息。时间并没有改变城市的气质,莫斯科历久弥新

7月,我初访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度过短短几日时光。

踏上这片土地前,我心中有无数想象:这里诞生了众多文学巨匠,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果戈里、契诃夫……群星璀璨,在世界文坛光芒耀眼;这里有美丽的音乐、芭蕾舞、体操、雕塑、建筑,是艺术天堂;这是地球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一个个碎片化名词串成一幅动人的图景,我迫不及待想要亲身感受俄罗斯的异域风情和文化魅力。

经过7个多小时的漫长飞行,飞机降落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驱车驶向住处的路上,我守着车窗,望着外面的风景,想要确立一个对莫斯科的印象。匆匆一瞥,远处林立的塔吊、街道上奔驰的汽车、路边来来往往的行人,使得这座城市与我见过的任何一座并无太大差异,而满眼的绿色,不负“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从莫斯科大公时代开始,一直是国家首都,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古城,名胜古迹众多。抵达当晚,我们便来到了红场。莫斯科红场举世闻名,不仅见证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俄罗斯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大型庆典和阅兵活动的场所。红场的东南方是有着9个造型美丽、颜色缤纷的洋葱式圆顶的圣瓦西里教堂,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等建筑也坐落在这里。天色渐晚,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我们得以避开拥挤的人潮,静静体悟独具特色的俄罗斯文化。

莫斯科文化和艺术的气质体现在目之所及的每一个地方,连细节都毫不含糊。街上的建筑有各式浮雕、雕刻装点,颜色缤纷但庄重,绝不千篇一律;有着“地下艺术殿堂”美称的地铁站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而成,照明灯具也十分别致,仿佛走进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散布于整座城市,无不彰显着莫斯科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向导告诉我们,莫斯科人喜欢文学,酷爱读书,很多莫斯科人家里都有丰富的藏书,有的甚至有自己的家庭图书馆;有时候人们在冰天雪地的红场上排队三天三夜,只为看一个画展。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相似,俄罗斯也不例外,尤其是年轻人。在红场上,帅气的俄罗斯小伙子穿着滑板鞋,打扮随性而时尚;美丽的姑娘三三两两地聊天、自拍;人们使用苹果手机和电脑,吃肯德基麦当劳,与其他国家的年轻人毫无二致。

其实,今天的俄罗斯,既内敛又包容,彼此冲突的文化和观念在这里交织碰撞。俄罗斯是亚洲的,又是欧洲的。

向导告诉我们,在俄罗斯,饮食上最好的招待是意大利餐或法餐,而不是俄餐。红场上唯一的餐厅名叫BOSCO CAFE,是一家意大利餐厅;红场旁边莫斯科最著名的古姆国家百货商场一楼也是清一色的国际奢侈品牌。站在红场正中,环顾四周,风貌各异。莫斯科最主要的街道之一特维尔大街两旁的道路都在维修,街上更加拥堵。据说是为了迎接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要把老建筑统统翻修一遍,让古老的莫斯科以崭新面貌示人。

不得不提的是莫斯科的天气。国内大部分地区已是难熬的酷暑,莫斯科的天气则阴晴不定,像任性的小孩子。莫斯科平均年积雪期长达146天,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天则气温陡升陡降,时而阳光灼人,时而阴雨连绵。前一阵还大雨滂沱,一转眼工夫,乌云退散,阳光洒在克里姆林宫的金顶上泛着光,仿佛在告诉我们,莫斯科就是莫斯科,历久而弥新。或许,这正是莫斯科最好的注脚。

左图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远眺。

上图 套娃是著名的俄罗斯元素,各类设计随处可见。 周明阳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