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扶贫开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援疆20年来给喀什地区群众生活带来变化——
既投财力又投智力
本报记者 王金虎
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维吾尔族员工们正在生产。
本报记者
王金虎摄

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麦盖提4个县。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有力促进了受援4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近日,记者走进喀什,实地感受山东援疆20年来给当地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

“有了技术,我就能有稳定的收入,就有了自信,就能帮妈妈分担家庭的困难。”在即将投产运营的山东援疆标志性项目——疏勒如意公司,在技能培训心得展示区,记者看到来自疏勒县巴合齐乡巴合齐村8组的麦尔哈巴·乌拉伊木的这句话。

读高二那年,乌拉伊木的父亲去世了,家中的顶梁柱塌了,一家四口失去了经济来源,她被迫辍学。今年4月份,听说山东如意公司设立的工厂要招工,乌拉伊木马上到当地社保局报了名,“5月16日参加面试后开始培训,每个月还能领到2000元的工资,这让我家的生活一下子宽裕了许多”。乌拉伊木告诉记者,“这里的纺纱设备全部是国外进口的,非常先进。我喜欢这份工作,我要好好学本领”。

20年来,山东援疆工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稳定,通过产业扶持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实现就业一人、改变一家、影响一片、安定一方。近3年来,喀什地区共引进项目74个,累计吸纳就业人员6万多人。

周末,英吉沙县的维吾尔族小伙阿卜力克木·艾尼搀着已经怀孕6个多月的妻子来到“大巴扎”,为即将出生的孩子选购婴儿用品。“没有手套厂,就没有我的家。”艾尼所说的手套厂,是另一个山东援疆项目——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25岁的艾尼是个孤儿,以前靠每月微薄的低保金度日。去年5月份,他来到中兴公司成为一名缝纫设备维修工,月收入2500多元。没多久,经公司工会牵线,他与女工艾尔肯相识相恋。去年底,工会帮他操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孤身一人的艾尼终于有了家。

泰山天山心连心,鲁喀维汉一家亲。2014年6月份,山东民营企业家陈建华投资1000万元,在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建起一家从事滑雪手套生产的企业,并创新推出“总部+卫星工厂”新型经营就业模式,在英吉沙服装产业园设立1个总部基地,在乡村驻地设立19个卫星工厂,每个卫星工厂又辐射传导当地1至3个村,让2000多名维吾尔族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员工阿依努尔·赛麦提以前生活困难,到中兴公司工作后,家里不仅盖起了新房子,还添了新家具。眼瞅着赛麦提依靠勤劳致富,卫星工厂所在村的群众观念也在悄然改变,守时守纪的多了,懒懒散散的少了。长期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当地妇女,也加入到靠技术改变命运的行列中来。

32岁的城关8村卫星工厂的古丽妮萨,离婚后带着6岁的孩子与父母一同生活。2014年6月份,她进入中兴公司。为了尽快提高业务技能,她学技术、练本领,最终成为卫星工厂负责人。她管理的工厂,人均工资1500元以上,古丽妮萨的月收入有4000多元。

山东第九批援疆工作指挥部总指挥杨国强告诉记者:“山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财力与智力并举,以产业为重、民生为本、人才为要、教育为基,在鲁疆产业合作、大项目引进、产业促进就业、助推扶贫攻坚等方面形成了新亮点,走出体现山东特色、符合受援地实际的援疆之路。”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在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夏季高考中,来自麦盖提县实验中学高三学生迪丽娜尔·米吉提的成绩高出理科一本线近百分。好成绩的取得,与山东“组团式”教育援疆联系密切。新一轮援疆以来,山东援疆指挥部通过组织山东优质中小学团队整体进入对口帮扶学校,全面托管教学、管理、科研、培训等环节。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当地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中,岳普湖县一中今年高考一本和本科上线率分别比去年提高3%、6%。

源源不断的技术输入,为受援地经济建设带来了“及时雨”。疏勒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山东投入7960万援疆资金建设的南疆地区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开设了汽车维修、电工电焊等12个专业,长期在校培训5000多人,短期培训1万人以上,通过校企合作保障学生就业,该校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边缘的麦盖提县,沙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九成。对口援建的日照市援疆指挥部用4年多的时间,在沙漠里建设了100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把荒漠变成绿洲。眼下,他们正致力于把这里变成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已建成2万亩肉苁蓉产业基地,今年秋季、明年春季将陆续上市,预计每亩可带来2000元的收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