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推进企业战略转型、管理优化、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方面成效日益彰显,贯标企业经营利润平均增加6.9%
◎ 在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进程中,进入综合集成阶段后,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效果才能明显地表现在竞争力和财务指标上
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资委、国标委共同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超过5万家企业开展贯标,遴选确立200家以上贯标示范企业,培训超过100万人次,15万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
“发布这个《指导意见》的核心是为了普及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加速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软件所所长潘文说。
潘文表示,《指导意见》更为注重数据驱动。一方面,倡导持续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以此为基础建设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支持政府精准施策、行业精准引导、企业精准决策、市场精准服务,促进分级分类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倡导通过企业数据集成与创新中心以及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以数据为驱动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基于工业大数据的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
此外,《指导意见》还强调,要加强理论创新,加快研制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为各类主体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持续拓展贯标广度和深度,务实推进本质贯标,加速推动企业新型竞争能力与传统竞争能力的更替;坚持协同推进,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运行体系,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两化融合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据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与推广工作在标准研制、贯标推广、宣贯培训、市场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有9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已完成立项,其中3项已正式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已报送至国标委审批,即将发布实施。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总数近5000家,72家央企集团持续推动下属企业开展贯标,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1000余家。全国31个省区市、近300个主要城市、60个细分行业、74000余家企业依托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推进企业战略转型、管理优化、技术融合、数据应用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方面成效日益彰显,贯标企业在研发、生产和服务等方面的水平显著提升,运营成本平均下降8.8%、经营利润平均增加6.9%。
据了解,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进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单项应用阶段、综合集成阶段和协同创新阶段。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表示,随着我国两化融合水平的不断提升,已经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第三、第四阶段,只有进入第三阶段以后,一个企业两化融合的效果才能明显地表现在企业竞争力和财务指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