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的转型之路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是和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大环境密切相关的。
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很多大型银行都在努力探索转型。这其中有许多中国银行业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强化全面风险管控、推动经营管理集约、严格资本管理等。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西方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各自转型的方向和路径是不同的,既不能简单地类比,也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
2005年,建行股改上市,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市场化主体。由于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加之中国经济的腾飞,内外因共同促使建行进入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长期。
但最近几年,包括建行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遇到了困难。比如,利率市场化。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商业银行获得自主定价权,也面临存款分流、利差收窄的巨大压力。又如,汇率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空间扩大、跨境资本流动增加,中国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等,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全球资产配置能力、跨市场全面风险管控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再如,新技术革命正在重塑现代经济版图。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区块链、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时代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在经济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
面对这一切,如果银行业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能否冷静应对并找到转型方向决定着银行业的命运。
建行全面转型的核心思路是围绕主业开展综合性经营,拓展多功能平台。可以看到,其切入点在于解决当前中国金融业面临的结构失衡问题,比如存在“脱实向虚”现象、部分领域的金融供给还远远不足等。从实践成果看,这一思路确实抓准了转型的要害。
转型不易,且行且珍惜。作为一家国有大型银行,深化转型发展需要智慧、耐力,更需要自信。找准适合自己的道路,一门心思走下去,建行如此,同业也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