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整治秸秆燃烧有堵有疏——
给秸秆找到好去处
本报记者 夏先清

为了守护麦收时节的蓝天白云,今年,河南省安装超过1.8万个“蓝天卫士”监控系统,用高清电子眼杜绝“烟火气”。“‘蓝天卫士’站得高看得远,主要起到震慑和追责的作用,同时减少禁烧工作中的人力和财力损耗。”河南洛阳市孟津县农业局禁烧办主任韩延军盯着“蓝天卫士”的电子监控屏说。

“以前,有人喜欢玩‘捉迷藏’,白天不烧晚上烧,地里不烧地头烧,所以我们不仅机防,还得人防。”韩延军表示,围绕监控摄像头覆盖区域,河南地方禁烧监管部门组建了5万多个应急处置小分队,对监控平台传送的秸秆着火点信息,1小时内可处置完毕。

禁烧的根本在于秸秆的综合利用,仅靠堵而不疏,“蓝天卫士”就永远不能“退休”。

在孟津会盟镇的帝源养殖专业合作社里,2万多捆被打碎的秸秆整齐摆放在仓库里,稍作加工就能成为上好的牛饲料。总经理兰应水告诉记者,合作社养了5000多头牛,自己承包的1000多亩地根本不够用。因此,一到夏收时节,合作社就会收购老百姓手上的秸秆,既解决了饲料问题,还避免了秸秆燃烧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孟津县,约有5%的秸秆会被养殖场回收,其余95%的秸秆全部还田。对于老百姓堆在地头多余的秸秆,孟津县农业局统一收集,挖坑填埋或者运送到垃圾填埋场。

“以前老百姓之所以焚烧秸秆,是因为烧出来的草木灰能恢复地力,还能烧死害虫,现在环保意识强了,都不烧了。”河南巩义市一位农民说,秸秆过量还田容易滋生病虫害,为了避免来年的病虫害,很多老百姓选择将秸秆打碎还田,但又产生了租用打碎机的成本。

为了降低成本,巩义市祥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联通全市,率先打造出秸秆收储网络中心,对秸秆捡拾、打捆、收集、储存、保管等工作实行机械化统一管理。“老百姓用机器,我们给补贴。”祥和合作社理事长李贵杰说。

收购大量的秸秆后,如何销售出去?“一些大公司不愿意收购散户的秸秆,我们通过整合资源,成为秸秆的买卖大户,让秸秆不愁卖。”李贵杰介绍说,祥和合作社一方面与数家养殖场签订合约,另一方面与山东泉林造纸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10000吨秸秆收购合同,将秸秆以650元每吨的价格卖出,运到山东省做成高端本色纸和化肥。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秸秆的出路狭窄,加工粗放,如何加强秸秆的消化能力,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