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球创新高峰论坛与会嘉宾一致认为——
创新尤需企业家精神
本报记者 佘惠敏 实习生 顾桥孜

步入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如何做好技术与市场的衔接?面对风险和未知,企业家如何决策?在日前举行的全球创新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析了当下的创新环境,强调了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必要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说,人们远远低估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的并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那些能够调动资本和劳动力的企业家。他认为,技术变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企业家精神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有机会进行这种变革。

在当今信息时代,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企业家精神又有怎样的内涵呢?

首先是要具备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

科技创新存在很大的风险和未知,但无论何种结果,企业家们都要勇于直面。萨金特认为,与传统企业相比,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企业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没有历史经验和数据分析可以依循,企业家只能凭借自己对新技术的理解和预测作出决断。“企业家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些不确定性。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新鲜的事物,所以我说这是非常勇敢的一件事。”萨金特说。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指出,信息经济时代就是生产生活领域全方位、全层级、全过程信息化的时代。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的企业应通过数据驱动的综合创新来颠覆和变革工业文明时代的传统,转变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尽快形成满足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把人的生活方式分为“过日子”和“奔日子”两类。前者更加舒适安稳,是大部分人的状态;后者则需要不断挑战自己的目标,甚至“可能奔着奔着就摔下来了”,但安于现状永远不可能成功。柳传志说:“整个社会实际是靠这些奔日子的人在拉动着走的,企业家应该属于这个群体。”

企业家光有勇气还不够,他们还要具备超越当下格局的远见。

企业家应有经营远见,不可拘泥于短期利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才让表示,当今中国科技创新的一大缺陷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太低,很多好的技术、好的想法由于不能满足大众市场上的用户需求,没办法快速变现,往往无疾而终。

企业家还应有历史远见。很多非常成功的技术不一定能马上盈利,正如萨金特所说,“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让这些技术真正地在市场上实现商业化”。联想公司曾由于资金不足错过投资BAT的机会,这让柳传志反思对待新技术的策略。“企业家要能够正确对待历史机遇,要有跨时空的战略布局能力。”柳传志说。

除此之外,企业家还应该具有历史责任感。柳传志认为,企业家必须做到先富带动后富,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稳定,社会才有足够的经济增长能力,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从更大范围看,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是做好大国工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力量的使命。高红卫表示:“所有重大创新,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只要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相信这个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