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匠精神从未走远
朱轶琳

“构思造型的日夜里,常常产生错位,分不清我与它(木雕)谁是谁。”说这番话的是2008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高公博。

近十年过去,在这位黄杨木雕刻大师身上,那份执着丝毫未减。他说:“我们需要用刻刀去一刀一刀雕刻我们的愿望、对生活的一种渴望、对现在的一种知足、对社会的一种关爱……”

与高公博这样人技合一的工艺大师重逢,又结识了率真可爱的年轻学徒。辗转浙江多地,深感与匠人们的对话即是对传承的解读。工匠精神,一直都在。

工匠精神可以是“逆流而上”的。“朱府铜艺”第五代传承人朱军岷,上世纪90年代初放弃国家分配单位的机会,接过父亲衣钵,那时“工匠”听起来还是一个边缘的职业。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初期,传统工艺被现代化生产逐步替代。朱军岷的决定缘起于血脉,是背负着责任感的传承,平静中隐藏巨大能量。

工匠精神可以是“顺势而为”的。“竹芸工坊”创始人钱利淮选择做一名匠人,是选择了一种心仪的生活方式。“手作人”是年轻一代对“工匠”更为亲切、时尚的叫法。他选择这一行,是怀揣着梦想的传承。同样是子承父业,同样是继承传统,当年轻一代的工匠遇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更有一番审时度势、率性而为的味道。

工匠精神是可以“推波助澜”的。“卢宅营造技艺”传承人吕雄心说,作为一个工匠,他十分满足。匠人们说,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喜欢中国传统工艺。各类研培、交流平台与产业保护基地储备了更多的后继人才,也创造了更适于文创发展的大环境。而地方政府对于振兴传统工艺的添柴加火,让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历久弥新。坚韧不拔、与时俱进,经过千锤百炼的“匠心”借着东风,乘风破浪。

传承就如这钱塘江水一样自然流淌。传承者有逆流而上,有顺势而为,也有推波助澜,振兴传统工艺既实现了非遗保护,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打造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双重名片。传统工艺的振兴,是对匠人精神的鼓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是产业的升级,更是文化的升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