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
还原草原的乡土丽质
本报记者 陈 力

一丛丛,一簇簇,山丹、石竹、蒙古冰草……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的草原乡土植物馆里,收集着草原种质资源1000多种。这些适合国情、地情的乡土植物被收集起来后,蒙草集团将之用于修复生态。20年来,蒙草的生态修复技术正从草原延伸至沙地、矿山、盐碱地、城市等多种环境修复。

原生植物修复生态

“我喜欢草,尤其是草原上的野花野草。风吹日晒、无人管护、无人施肥浇水,依然快乐地生长着。看着不起眼,但它内部却是强大的。”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董事长王召明说他一直琢磨着要用家乡草原上的野生植物绿化当地环境,大学毕业后,创办了蒙草集团。

用原生的乡土植物修复当地生态,首先要求研究团队进入草场,引种、驯化、繁育当地抗旱、抗寒、抗贫瘠的乡土植物。从中国大西北到内蒙古西部的茫茫戈壁,再到东部的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该集团设立了抗旱植物研究院、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等9大生态环境研究机构,掌握了野生植物驯化育种技术、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形成5大技术标准。目前,该集团已收集草原种质资源1700多种、8000余份,土壤11.3万多份,成为国内最完备的草原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其中,有160余种植物取得生态原产地保护,大量运用到各类生态环境修复当中。

数据力量精准治理

打开“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不管点击哪个地方,都会得到那里土壤、气候、草地、水源、载畜等情况的大数据。数据平台集成了某一地区近几十年以来的“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等生态关键因素数据,运用科学的数据储备和分析集成,最终可以实现锁定任何经纬度或某种植物,查询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等科研数据及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未来可为每个盟市、旗县甚至乡村搭建专属的大数据库,成为全区指导农牧民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用数据力量实现精准生态治理,让科技成果惠及每一户牧民。”王召明说。

呼和塔拉草原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部,总面积10388亩。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后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2012年开始,蒙草生态环境集团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开始对这里进行生态修复。首先,对场地周围的环境、地形、土壤、植被、水分条件等开展调研和科学论证,并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其次,在土地整理的基础上,根据典型草原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植物,采用禾本科和豆科相结合,草本、灌木和花卉相搭配的原则,特别是应用了抗旱、低碳的蒙草植物,主要包含蒙古冰草、羊草、赖草、新麦草、野罂粟、蒙草补血草等50多种乡土植物。如今,修复后的呼和塔拉已经成为离呼和浩特最近的自然生态草原旅游景区。

近年来,经过对乌拉盖草原沙化草地修复、科尔沁沙地治理、阿拉善荒漠治理的实践,蒙草生态环境集团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荒漠、沙地、沙化草地、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集成技术体系,并主持编制了《退化草原修复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草产业发展前景无限

依据“植物科研+技术输出+种业基地+草种生产加工+草种销售”的产业链模式,蒙草集团推出适合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种业生态包、植生毯。“目前我国草种超过七成依赖进口”,蒙草生态环境集团党委书记钱瑞霞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完善‘育繁推一体化’模式,确定生态修复用种、美化绿化用种、景观与饲草兼用品种3个育种方向,以乡土植物繁育为核心,打造中国草种业的第一品牌”。

除了完备的种业规划外,该集团还大力推进草牧业发展,主营天然牧草、人工牧草,细分牛草、羊草、马草等品类。蒙草核心业务现代草业采用“种植—收购—仓储—加工—物流—交易”全产业链运作,配合“蒙草牧草银行”模式,有效解决牧草仓储、加工、运输和天然草场大量浪费等难题,让牧民的草多时到“蒙草银行”存草、草少时到“蒙草银行”贷草,两年来直接帮助2100多户农牧民增收2亿多元。

根据“牧草银行”模式,蒙草还建立了“世界草产品信息交易平台”,用“互联网+”实现草牧业产品交易国际化。目前已在我国和蒙古国建立了13个天然牧草基地,以PPP模式在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建设了两个对蒙古国口岸园区。据介绍,该集团可实现年收储牧草20多万吨,已成为中国天然草规模最大企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