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民大学:
在课堂内外锤炼青年党员
本报记者 佘 颖

提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多人会觉得枯燥。但是最近,记者却在中国人民大学体验了一场需要抢座位的思政课。

早上8点50分,离上课还有10分钟,能容纳300人的课堂就没几个空位子了,记者好不容易才在倒数第三排找到了一个空座。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在中国人民大学,王向明老师可不是唯一一个一座难求的思政老师。 “人民大学35岁以下青年师生党员共有8025名,占全校党员总数69.1%。如何帮助学生党员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个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介绍,人民大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组织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认真备课,系统讲解党的创新理论,涌现出刘建军、王向明、王易等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思政教师。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由近60名教师组成。每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团队承担全校8000多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任务,并培养100多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过去3个学年本科生对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评估显示,学生对90%以上的课堂打分在90分以上。

人民大学还探索开展“互联网+思政课”,打造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开发“思政云课堂”平台和“别笑我是思修课”微信公众平台,制作“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等微党课,把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爱国随手拍”“道德那些事”等活动,让学生在欢笑中参与传播正能量。

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在校园之外,中国人民大学组织青年党员下基层、接地气,在社会这所大学堂实践锻炼,践行“四讲四有”“四个合格”。近几年,人民大学以青年党员为骨干,组织5000多名师生到全国300多个市县,开展“千人百村”“街巷中国”等社会调研,引导他们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