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理论界就已提出,但中国是当今世界唯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国家。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破解当代人类遇到的能源环境危机,是中国适应世界文明大转型时代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不同于西方的基于东方智慧对中国式文明永续发展之道新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四年多来,中央围绕生态文明连续颁布了三个文件,并且把绿色发展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核心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战略定位非常明确、建设任务与制度改革内容系统提出的背景下,如何将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改革落地实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治国要务。具体来看,要深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把生态文明上升成为治国要务,成为各地一把手主抓的重要工作。为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地,2016年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考核办法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是党政同责。为避免短期行为、做表面文章,提出了一年一评价、五年一考核的长周期考核办法。为什么中央如此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因为如何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化解能源环境危机,不仅是当代中国遇到的最大难题,也是关系到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了,中国与世界就会双赢。
目前一些地方对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看成单纯的城市绿化,看成是环境、林业等部门的事。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追求GDP思维惯性的作用下,仍然以让环境为增长让步的思维来对待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要落地,必须扭转这种思维。从2016年5月第一批中央巡视组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环境保护督查,到最近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充分显示了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二是必须以制度建设遏制污染蔓延势头。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急需落地的9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这9个方面的制度,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从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到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是一个充分利用法律、规划、经济、市场、技术和考核等综合手段的全方位制度安排。
要使这些制度设计落地,需要着力抓好几方面工作:一是要以巨大的改革勇气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又一次革命。我们必须走出原有的思维定势,以新的理念和思维、以担当责任与勇气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改革。二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内生到现有的体制中。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需要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体制资源的支持,将生态文明融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五位一体的建设。三是要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参与生态文明的制度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千家万户、每个人健康幸福的大事,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更需要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各地的生态文明改革,要最大限度动员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各类机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四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协同共治大环保之路。走出单纯技术环保思维,利用云计算与互联网的整合功能,在更大空间,调动多元主体、激活多种资源,探索协同共治的大环保之路。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和数据库,进一步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互联网资源进行链接整合,形成全覆盖的协同共治互联网监测、监督系统,探索“监测、预警、指挥、执法”四位一体的智慧环保监测预警指挥执法系统。
三是大力推进迈向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建设,以生态经济引领中国转型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中央提出绿色发展,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中国未来的新竞争力。
当前,一个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经济生产方式与经济体系思想初见端倪。这个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可概括为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前提的生态市场体系,以循环、低碳、减量为内容的绿色生产方式体系,以自然资本、绿色消费、绿色科技创新推动的绿色产业体系,以国土资源规划和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为手段的生态宏观调控体系,这四大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几乎覆盖了经济发展的所有领域,是从根源上治理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
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目前有五类生态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值得关注:一是中国已处在领先世界的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无论是光伏发电的生产量,还是发电新装机容量,中国均为世界第一。这是一个拥有20万亿价值的潜在投资市场。二是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最近几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分迅速,2015年环境与节能服务的总产值已经突破万亿。三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资源的文化产业。由于文化资源具有可再生、低碳的特性,所以文化产业属于值得大力发展的生态产业。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不仅仅是精神层面复兴,而且是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复兴发展。四是中国乡村产业。在现代电商和现代交通技术支持下,以有机农业、乡村土特产品、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手工业、乡村养老等为内容的乡村产业呈现出发展新势头。乡村产业不仅是绿色生态产业,而且是繁荣乡村、解决就业的民生产业。五是传统工业低碳化、生态化改造的产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亟需调整中国工业化目标,把发展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上升为中国新现代化的发展新目标来对待。各级地方政府要把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让生态经济的发展落地生根,繁荣发展。
四是以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生活方式革命,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从我做起、全民参与的文明行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从每个人的修心开始,以及推动节俭、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每个家庭开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就是中国治国智慧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体现。
要使中央提出源头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落地,亟需各级政府与社会、家庭与个人共同行动起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让生态文明文化与价值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以文化的力量让全社会的每个人参与到从我做起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要带头、领导要带头、党员要带头、家长要带头,以示范力量推动社会积极参与。三是要大力发展公众参与的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四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态文明文化建设中,从中国智慧中汲取生态文化建设的精髓,以东方智慧探索中国独特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