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召开的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提出,要按照“谁污染谁赔偿、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举措实行对环境治理的“阶梯奖罚”,省考核奖罚到市,市奖罚到县,由财政直接在账户划拨。
【短评】在过去多年“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畸形政绩观影响下,一些地方经济腾飞、环保欠债,群众颇有微词。呵护碧水蓝天,必须要及时破除惟GDP发展的思路,依靠法治的办法,对各类违法排污行为予以严惩。对那些在环保工作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和企业则应予以奖励。但目前环保奖励机制在许多地方还是个空白,导致地方政府和企业缺乏节能减排的动力。所以,河南提出探索环境治理“阶梯奖罚”举措,值得肯定,应进一步探索。
脱贫攻坚容不得“演技”
据报道,近日在国家组织的脱贫工作省际交叉考核中,中部某县上演了一场干部“装儿子”的戏码。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企图蒙混过关。
【短评】个别扶贫干部成了“演员”,想靠“演技”把扶贫成绩单做得漂亮,自身尽管可能取得政绩,但会伤了老百姓的心,还可能误导脱贫奔小康的政策制定。对于这种临时应付脱贫考核的做法,有关方面必须严厉问责。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艰巨紧迫的任务,事关几千万困难群众的福祉,也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必须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啃硬骨头,脚踏实地地做好。广大扶贫干部只有牢记中央要求,始终把困难群众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