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5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 赵长保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总体部署。其中,农村改革既是重点领域,也是基础支撑。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重大举措,仅农业部作为第一牵头单位完成的改革任务就有19项,出台的重要改革文件有20份。目前,搭建农村改革四梁八柱的阶段性目标已基本完成。随着各项改革全面深入推进,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但总体上,农村改革还在路上。从农业部门的角度看,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改革,仍是时代要求。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二是回应农民利益诉求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三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必须深化农村改革。无论哪个方面,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破题。

与过去相比,现阶段农村改革的深度广度远超以往,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改革内容的系统性。改革之初,单兵突进的情况较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农村改革的空白点不多了,已经很难通过单项改革带动全局,系统整体协同推进各项改革,既是形势所迫,也是水到渠成。

二是改革路径的多样性。当前,农村改革的边界大大扩展,要破除的制度法律障碍明显增多,涉及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更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多方参与。改革推进方式逐步转变为上下结合、内外联动,从外部加强制度和要素的供给变得更加关键。

三是改革目标的长期性。现在,农村改革的视野已不局限于农村和眼前,而是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大局,推进城乡一体、“四化同步”和制度公平,目标更加多元、更加宏观,要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四是改革推进的复杂性。现在的农村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碰到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仅形成改革共识需要较长时间,在改革办法的选择上更需要反复斟酌、多方权衡。特别是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事关重大,更要严防发生方向性、颠覆性的错误,进一步增加了推进改革的难度。

五是改革步调的差异性。地区之间改革步调有差异一直是农村改革的特点,现阶段这种差异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一方面,很多重大改革没有现成经验,只能通过试点先行的办法积累经验、逐步推开,改革必然有先有后。另一方面,各地发展条件差别很大,而一些改革影响深远,需要统筹把握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办法必然有繁有简。再加上工作思路、思想观念等人为因素影响,进度也必然有快有慢。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艰巨。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已经发布,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统领,把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培育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是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意见,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规范运行;健全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引外部先进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农村,促进农村内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提高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二是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制度改革和棉花、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三是加强农业支持保护。改进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使用方式,调整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有效方式;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促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实施大灾保险,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切实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制机制,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健全完善农业生态建设保护奖补制度。五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快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保障水平;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多元化方向推进农村社会管理组织创新,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培育发展各种农村公益性组织,有效发挥各种组织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深化农村改革,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抓好改革落实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农村改革工作者需要着力强化四种意识。

一是责任意识。农村改革已经出台不少文件,但还有一些基础性制度需要建立完善,一些配套性政策需要及时跟上,一些敏感性改革需要试点推进,一些关键性举措需要抓紧落实。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紧紧围绕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求突破、促发展。

二是全局意识。推进每项改革都需要树立系统思维,找准它在改革全局中的定位,理清它与其他改革事项的关系。这样才能抓住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划好时间表、路线图,提高改革方案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协调性。

三是问题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现实困难、满足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探索改革路径。采取“剥洋葱”的办法,一层层剥离已经解决的问题,不断聚焦于尚未解决的部分,最终攻克核心难题。

四是创新意识。改革要有适度超前的思维,把握住农村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把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考虑进来,增强改革的前瞻性、预见性。要善于把局部的做法和经验总结提炼为系统化的改革举措,把基层的创造和智慧都吸纳到改革方案中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