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5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岛李沧区创新基层社区治理——
重建社区居民归属感
本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许梦婷

“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是我们的一大难题。但自从社区成立了‘阅读吧’,不但解决了孩子去处的问题,大学生志愿者还能经常辅导孩子的功课,我们家长很放心。”提起身边的变化,家住青岛市李沧区兴城路街道沔阳路社区的居民姜静连连称赞。

姜静所在的社区是青岛老工业区,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多,小矛盾、小纠纷时有发生。如何重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如何构建和谐的社区氛围?忆乡情、塑民风、引乡贤、立公约……李沧区积极探索基层社区治理,走出了一条社区善治的有效路径。

“忆乡情”,即为社区居民留住记忆、涵育民风,重塑居民的归属感。沧口街道紫荆花社区和大枣园社区组织厂里、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居民50余人,参与社区变迁记录厅、M6纪念馆和《沧口印象》文字图像资料编著,让他们回忆和口述老厂和老村口口相传下来的“上青天”历史和“老村记忆”,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内涵。

“塑民风、引乡贤”,即通过“组织评、个人报、群众推”等方式,把群众认为专业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心和热爱社区工作的老干部、老党员、热心人以及离退休的老专家等社区乡贤组织起来,参与到社区建设中。退休后居住在李沧区的原中学校长毕思德,发挥其教书育人威望高的优势参与社区服务,多次调解社区停车等居民矛盾。77岁的老党员李麟道是沧顺路社区居民,2000年从青岛电子学校退休后,一直在社区开办书法绘画班,为爱好书画的朋友们提供免费教学,每年寒暑假,还为社区中小学生开办义务教学班,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赞誉。

“立公约”,即借助新乡贤的威信,探索重塑社区公约,让社区居民口口相传,互相沟通与理解。“针对社区新市民人口和中青年人口比例高的特点,我们搭建‘沔阳e家亲’交流平台,架起社区和居民之间的‘服务桥’,拆掉制度‘隔离墙’,让外来务工人员、社区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也能平等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兴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单伟介绍说。新市民姜静如今已加入到沔阳路社区自治中,“我们这些新市民可以提建议、说想法,不仅会自觉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也增强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据李沧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区投入3.6亿元打造区、街、居三级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党建、民政、慈善等各项政策和资金,为社区还权、赋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供了良好支撑。得益于这些举措和探索,如今李沧区也建立起社区联席会议制度,打破了以往“政府部门万根线、社区落地一根针”的管理模式,实现社区事务多元协商,全区基本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工作格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