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5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谨慎看待“摘星脱帽”行情
何 川

随着A股上市公司年报大戏落幕,ST股的业绩也水落石出。从年报来看,不少处于退市风险警示的ST股财务报表变得光鲜亮丽,有些更是凭此“摘星脱帽”。在近期盘面热点题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一些“摘星脱帽”的ST股股价还凭借年报业绩利好而蹭蹭上涨,让不少散户趋之若鹜,生怕“踏空”这波行情。

实际上,散户在参与投资ST股时需仔细甄别,要弄明白它们业绩扭亏为盈的真实原因,不能被外在的表象所蒙蔽。从历史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由于连年亏损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因此,如何让年报变得好看,便成为很多ST股保壳运作的关键。从2016年度财报来看,这些ST股业绩扭亏的原因多种多样,“花招”迭出。

其中,有的是出售资产,比如*ST恒立去年在主营业务同比下滑之际,归属净利润却同比实现翻倍,主要原因在于其出售子公司岳阳恒通实业80%股权给长沙丰泽;有的是接受了政府补贴,比如*ST中特获得政府补助资金5978万元,业绩同比增长184.01%,直接助力公司扭亏为盈;还有的是股东赠予,比如*ST亚星收到控股股东深圳长城汇理二号专项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无偿赠予的现金1.35亿元,原因就是“为了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消除退市风险,并为未来公司开展产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看出,上述这类ST股的主营业务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意味着公司业绩扭亏为盈的基础并不牢固。尽管有望临时解除“退市”风险警报,但在主营业务不济的情形下,公司不排除未来仍将面临被ST甚至被直接退市的可能。因此,对于散户而言,参与这类个股的炒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火中取栗”的危险游戏。

为何这类个股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但公司股价仍在上涨、被市场大肆炒作呢?关键在于公司具有“壳资源”价值:只要公司不退市,保壳成功后,一旦未来公司被“借壳”,实现资产重组,股价将是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涨幅。

从当前趋势看,炒作ST股的逻辑已经越来越难以说得通了。一方面,去年6月份监管层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新规,对“借壳”行为监管明显趋严,将有助于防止重组方在“借壳”与IPO之间谋取监管套利;另一方面,随着IPO数量和节奏的常态化,新增上市企业越来越多,市场规模正在大幅扩容,导致“壳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在不断降低。

与此同时,在A股退市制度越来越严格的当下,ST股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众多的企业,有的在重组规程中容易触及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问题,监管层对此类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一旦被发现有上述行为,ST股的重组将面临被暂停甚至被终止的风险。在这一过程中,散户作为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弱势方,理应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对于投资者而言,证券投资的第一要义在于如何平衡投资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之间的矛盾。对于只剩下“壳资源”的ST公司,与其花高价买入、“土里刨金”,不如冷眼相看,留一份清醒。实际上,当前市场中并不缺乏绩优股、白马股,投资者只有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正确区分“馅饼”还是“陷阱”,坚持理性投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