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5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鼓新声倡文明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王向灵

“村帮村,户帮户,妯娌共奔富。脱贫手牵手,小康路上一起走……”5月2日,在河南省沈丘县一家生态蔬菜种植基地,于老汉的大鼓戏节目《脱贫路上肩并肩》开演了。

于老汉名叫于存祥,因喜爱大鼓戏,人送绰号“于大鼓”。他今年69岁,原来是沈丘县大于楼村的村主任。近些年,儿女都已成家、4亩地流转出去显得“一身轻”的“于大鼓”,凭着年轻时的吹拉弹唱“功底”开始了个人义演。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让乡亲们图个“乐”。从此,老于开始走村串户,把优秀的民间传统文艺节目、非遗文化送到群众的家门口。

有一次,留福镇举办好媳妇、好婆婆和“五好家庭”表彰会,邀请老于助演。孰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答应了就得按时到,不能言而无信。”“任性”的老于冒雨如约赶到,为乡亲们上演了《妯娌俩树新风》《退彩礼》等剧目。

前不久,老于不顾身体不适到一家敬老院,上演了《打金枝》《李豁子离婚》和自己创作的《张老汉的幸福生活》。老人们高兴得一个劲儿地鼓掌,留他吃饭,说啥也不舍得让他走。今年过年后短短的3个多月里,年近古稀的于存祥先后到周边的尤庄、郑庄、东孙楼、大王楼等村及邻近乡镇村庄义演30多场次。

当地老乡开玩笑说:老于每次下乡义演时都深入一线调查,看着像记者;与群众交谈时也传播好政策,看着像老干部。于老汉说,这是为了多接触生活,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自编自导一批“接地气”的节目。一次在东孙楼演出时,老于得知村妇崔某将婆婆撵到村外住,就和村干部一起做崔某的思想工作,并连夜创作了《婆婆也是娘》,在东孙楼连续演出两场,受到“感化”的崔某遂将婆婆接回了家。此事的圆满解决,在十里八村传为美谈。

“天天跑得跟疯子似的,还不收演出费,所用的演出道具都是自己掏腰包添置的,净落累,图个啥?”有人曾这样不解地问老于。“啥也不图,就因为咱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没啥大能耐,能让家家户户文明和睦,我就知足了。”老于笑呵呵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