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昂扬 不青春
□ 牛 瑾

时间将更多机遇留给励志勤学和刻苦磨炼的人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今天的青年人坐下来和父母们进行一场有关青春的对话,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父母们的青春时代,多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人们都在追着时间跑,面对打开的国门,面对不断涌入的新事物,还是青年的父母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启思明智。今天的青年人则身处经济全球化年代,人们被时间追着跑。面对更加开阔的世界,面对不断冲到眼前的新事物,正青春的我们必须把握一切可以把握的时机,将更多有益知识转化成过硬的本领。

所以,虽然我们的青春和父母们的青春处于不同的时空,虽然今天的青年人被贴上了“前卫”“另类”的标签,但总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必须昂扬的青春和对待青春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说到的励志勤学、刻苦磨炼。

纵观当下,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距离目标越近,对广大青年来说,越不能懈怠、越要励志勤学。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知识决定着眼界,广大青年只有敏于求知,才能打破眼前的方寸之地,才有能力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况且,青年人常被比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虽还不够烈,却是大脑最为清醒的时刻、最善于学习的时刻。再加上有老师的指点、同学的切磋,更有经典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

为学之要,贵在勤奋有恒,最终脱颖而出的人必定是花了大力气、下了苦功夫的。所以,广大青年应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既做到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又做到心无旁骛、静谧自怡。求学之道,贵在德才兼备。修业先修德,“才”只有在与“德”相匹配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利器。要想达到德才兼备的标准,先要找到可供效仿的榜样,这对广大青年来说尤为重要。所谓“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找对了“导师”、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接下来走的道路才会是正确的。

当然,“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广大青年会被懒惰牵绊,也会被焦虑束缚。在追逐金钱中迷失、在现实婚姻中迷茫、在理想信念上动摇、在人生方向上徘徊……这些都是切实存在的矛盾。直面矛盾并借此刻苦磨炼自己的意志才是昂扬的青春该有的态度。广大青年要把碰到的各种环境都当作磨炼自己的机遇,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谓磨炼,必定是成败交织的过程,且失败的次数往往远超过成功的次数。现实中,也不会存在有些青年人期待的精准算计之下“不允许有一厘米差池”的青春,那只是他们保守的思想在作祟。因此,就更需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

总之,时间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励志勤学和刻苦磨炼的人。愿我们把握住自己的际遇和机缘,谋划好脚下的道路。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