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读者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制度约束

近年来,部分农村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水污染不容忽视。造成农村水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又有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生产生活废水肆意排放,田间农药化肥滥用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水污染治理机制不够健全、污染源治理投入不足的短板。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当下,守好一方净水、实现绿色发展意义深远。

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注重源头防污。一方面,严防高污染企业进入,逐步淘汰高污染产能;另一方面,大力研发生产易降解、效果好的生物农药、有机化肥,持续加大对相关农资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税收优惠,激励企业研发生产,引导农民增强环保意识。

二要探索引入PPP模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注重基础治污。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将会产生大量的工业与生活污水、废水,由于农业产业经济基础薄弱,广大农村发展污水治理及循环使用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污水、废水处理能力低下。PPP作为一种有效的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可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既能解决污染治理资金上的不足,又能释放市场机制的效率。

三要完善绿色发展机制,强化水污染的制度约束。一是完善“绿色税收”体系。根据企业污染源的排放、处理情况,给予税收征缴和税收优惠,有效引导企业减污、治污。二是探索有效的检测、监督体系。将农村、农业发展新规划与水污染防治法紧密结合,严格标准,健全科学、准确、实时的水污染检测、监督技术和机制,掌握水源质量动态变化,精准施策。三是完善“绿色发展”考核体系。把乡村水质、土质、林木覆盖率等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赋予合理的考核权重,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安徽省宿州市国税局 王洪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